醜到離譜的衝鋒槍,供彈方式獨一無二,握把設計領先P90半個世紀

自打衝鋒槍在上世紀初的那場大戰亮相以來,它們的外形就大同小異,區別無非是彈匣的位置。

可無論是側面裝彈的MP18和司登衝鋒槍,還是垂直彈匣的湯姆遜和M3衝鋒槍,它們過大的尺寸都無一例外會產生勾掛或是影響臥姿射擊。

為此,曾研製出傳奇輕機槍ZB26的瓦茨萊夫·霍萊克便設計了一種外形及結構相當奇特的衝鋒槍,可惜的是,這把槍非但沒有大放異彩,反倒成為了他的一段黑歷史。

瓦茨萊夫·霍萊克設計的這把衝鋒槍被命名為ZB47,它全槍長有720MM,槍管長265MM,重3.3Kg,使用的彈藥是9X1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射速可達到每分鐘550發。

ZB47的特別之一就是握把部分的設計,它的握把和當時任何一種衝鋒槍都截然不同,瓦茨萊夫別具一格地設計了一種拇指孔握把,和現在的P90衝鋒槍有異曲同工之妙。

同時ZB47的彈匣設計也相當獨樹一幟,拇指孔握把下有一個斜向的導向槽,彈匣就這麼斜著插在槍上。

之所以如此設計它的彈匣,是因為瓦茨萊夫為ZB47採用了一個至今都稱得上獨一無二的供彈方式——棘輪。這個棘輪被放置在供彈口,每次擊發時會轉動一定角度將斜置彈匣內的子彈以一定角度推送入槍膛。

這樣的設計大大縮減了ZB47的尺寸,整把武器就像一個大三角形一樣,沒有任何突出的地方,所以狹小空間對ZB47來說十分有利。

不過這一系列新奇的設計也為ZB47帶來諸多問題,它復雜的結構導致故障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在復雜的作戰環境中,它比常規衝鋒槍要更容易出現異常。

由于ZB47表現不佳,瓦茨萊夫所在的布爾諾兵工廠臨時將它從一場衝鋒槍競標中撤下,用設計更為傳統的Sa23和Sa25衝鋒槍將它取代。最終,ZB47這一衝鋒槍歷史中曇花一現的另類產物,成為了博物館玻璃櫃中的展品。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