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里有句經典台詞:生命的質量比生命的長度更重要。
深以為然。有的人活了很久,可活得空洞乏味,乏善可陳,而有的人雖然一生短暫,卻活得無比精彩。
我們熟知的作家三毛就是后者,她雖然48歲就離開人世,但從童年、少年、青年到中年,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有許多新奇有趣的故事,散發出獨特而耀眼的光芒。
她用「三毛」這個筆名是有特殊意義的。她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很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在家里專門收拾出一間讀書室,里面有各種書籍。她在那里讀了人生第一本漫畫書——《三毛流浪記》。那時候她還不識字,可竟然讀懂了漫畫中的悲喜。二十多年后,正是為了紀念在這本書中結識的朋友,她給自己取筆名「三毛」。
曾經,我只聽說過三毛童年的上學經歷、與荷西的愛情故事,直到看完朱云喬的《別讓愛情再流浪:三毛傳》,才知道原來三毛有如此曲折而豐富的經歷。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