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間就是一個劇場,我們都是劇場里形形色色的演員,自己的人生總是充滿著多種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自己。
在滾滾社會洪流中,或許我們早已把自己的內心扔到一邊,根本聽不到他的聲音。我想這本《次第花開》正是打開我們心靈的一本療傷之書,讓我們變得隨喜,通透,不再執念,灑脫地看待自己的人生。
其實早晚有一天,你會明白:其實人生,除了生死,其余的都只是擦傷而已!——次第花開, 希阿榮博堪布。
《次第花開》人最大的愚蠢,就是瞧不起任何人
01
顧城在《執者失之》中說到:「 我想當一個詩人的時候,我就失去了詩,我想當一個人的時候,我就失去了我自己,在你什麼都不想要的時候,一切如期而來。」
深以為然。這就好比我們在找東西的時候,絞盡腦汁也找不到,卻偏偏在不管,也不去苦思冥想的時候,心心念念的東西卻會在某個時刻突然出現在你的眼里。
執著的人,容易陷入一種自我設想或是自以為是的狀態里,拿出自以為是的態度去對待任何事情。
放下,即是得到,執著,便是失去。
瞧不起別人,說白了就是瞧不起自己,因為自己沒能達成某種高度,自然看不到那種高度的風景。
執著地相信人有等級之分,其實也是在給自己分等級。有這樣心態的人,也就容易被人疏離。
瞧不起別人,也就是在給自己的人生設限。
小說《海狼》里說: 「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當作鉆石,而在別人看起來,卻不過是鉆石的同素異形體:炭。」
以為自己光鮮亮麗,存在感很高,其實在很多人眼里,你什麼都不是。
太把自己當一回事,別人只會把你看作一根蔥。
倘若喜歡處處瞧不起別人,那麼你的存在,在別人眼里就是一場笑話。
02
自視清高的人,往往只能自食其果。
如今社會,信息透明,每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每個人都能夠帶著文明、平等的態度互相對待。
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你,反正誰也不差,也不是誰離開了誰就活不下去。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已是遠話。如今世界,已然成為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自己十年前一時輕視的人,十年后的今天,就可能是你打臉的時候,轉眼間,對方已經讓人高不可攀。
伊索曾說: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因為誰也不是怯弱到連自己受了侮辱也不能報復。」
正所謂,多一個敵人,不如多一個朋友。少了一個敵人,就意味著多了一個朋友,而多了一個朋友,則意味著前行的道路上,自己能夠越走越順,越有順遂的可能性。
瞧不起別人,不將別人放在眼里,最后吃虧受罪,或者遭受到更多困難和困窘的,只是自己。
現實生活里,沒有任何人是欠你的,更不是一直都是比你弱小,或是不如你。
哪怕真的弱小,不夠你強大,那你就可以一直強大下去,而對方只會一直弱小下去嗎?
顯然這種機率是不絕對的,所以,與其瞧不起別人,不妨打開心胸,放低姿態,善待身邊人,很有可能就是在給自己的未來日子積福。
03
宋朝詩人盧梅坡在《雪梅》里寫道: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暗潮涌動,時光流轉。
局面反復沉浮,各有各的優勢。
你擅長的,可能正是別人欠缺的,但別人擅長的,也可能是你望塵莫及的。
人最大的愚蠢,就是瞧不起任何人,甚至比自己能力強的人,也會愚昧地看不起。
天地之間,并無所謂無用之人,正如著名演員黃渤說的一句話: 「這個時代不會阻止你自己閃耀,但你也覆蓋不了任何人的光輝。」
放低姿態,才能贏得他人的善待。
保持低調,才能獲取安穩的人生。
曾國藩說: 「謙卑含容,是貴相。」
你敬人家一尺,人家還你一丈,你高看他人一眼,他人便還你欣賞。
兩者相處,沒有誰比誰更高級,只有誰比誰更懂事,更懂得人情世故。
真正的智者,是走到哪里,都懂得尊重人,懂禮貌,心中更有一桿秤,去衡量是是非非,是判斷事物輕重。
但偏偏不會自以為是,自作主張,更不會瞧不起人。
因為他們知道: 人最大的愚蠢,就是瞧不起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