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三國演義》,謀士們的心智較量,將帥們的壯志比拼,總讓人內心波瀾起伏。
越往后讀越發現,無論高深莫測的計謀,還是驚心動魄的對決,背后都是心態的博弈。
書中有個人物,雖沒有蓋世武功,卻成為東吳繼周瑜、魯肅、呂蒙之后的又一三軍大帥,穩坐20多年的輔國將軍之位。
呂蒙夸他「才堪負重,終可大任」,孫權贊他「昔伊尹隆湯,呂尚翼周,內外之任,君實兼之」。
他,就是在《三國志》中擁有單獨列傳的陸遜。
對于陸遜的成功,有人說是因為隱忍,有人說是懂得認慫,不管是「忍」還是「慫」,「心」都是根源。
有心理學家認為,心態是橫在人生路上的雙向門,人們可以把它轉到一邊,進入成功,也可以把它轉到另一邊,進入失敗。
心穩氣定,禍事轉福;心急氣躁,福中藏禍。
陸遜的人生詮釋了一個道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