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的智慧(好文)

《紅樓夢》中有一首曲子《恨無常》: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

人這一生,總會遇到無常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東西,都在不停地變化。

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則提問:

「見過世面的人,是什麼樣子?」

其中有個高贊答案是這樣的:

「見過世面的人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

能接受大千世界,也承得起人間冷暖;溫和而有力量,謙卑卻有內涵。」

說到底,一個人見過了世面,看淡了無常,就會更加愿意以一種溫和的、從容的、謙卑的狀態來對待人生。

生活無常

生活總有無常,你永遠也預測不了,明天和意外,究竟哪個先來。

人生這條路上,不管是誰,無論順境或是逆境,都只能往前,也只有向前這一條路。

也不管你心態是好是壞,該來的東西,總會來,要走的人,也留不住。

《牡丹亭》中說:

「風無定,人無常。」

生活無常,三年前,我們誰也無法料到,疫情說來就來,也根本不知道會持續了三年之久。

更讓人無法預知的是,在這三年里,我們究竟經歷了一些什麼,只是生活向前走著,我們也只能跟著。

正如《桃花扇》中所說: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在大勢面前,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那一個無可奈何,卻也無能為力的人。

這樣慢慢熬著,到了後來,或許我們也就懂得了,生活無常是我們無法預見的,外面的世界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只有我們的內心波動,以及我們的心態,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

管好自己自己的一日三餐,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珍惜眼前的人,追求那個能夠給到自己力量的目標等等。

這些,我們都可以做到,也能盡力做到。

如果生活帶來了無常,那麼我們就給自己帶去希望。

這樣,或許才可以像白居易說的那樣:

「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人生無常

蘇軾說: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悲歡離合,古今難全,如同月亮有時圓滿,有時缺撼。

人生亦是如此。

面對無常的人生,我們應該學會如同蘇東坡一樣豁達和達觀,心態平和,心境坦然。

不勉強、不糾纏、不慌張。

耿耿于懷,只會讓你越陷越深;

大悲大喜,只能讓你悲秋傷冬。

人這一輩子,不管處于怎樣的環境,陽光燦爛,或是風吹雨打,都是暫時的。

沒有永恒的存在,也沒有長久的唯一。

快樂可以是短暫的,悲苦也可以是暫時的。

所以,面對人生無常,我們需要有一種靈活的生活態度,以及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生智慧。

人心會變,人情會冷,人緣會散,正如好茶,也會涼一樣。

說到底,世間之事,沒有永恒之說;口中的來日,并無方長之緣。

看開些,看淡些,一切都會回歸寂滅。

約翰·肖爾斯所說:

「沒有不可治愈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人生漫漫,有苦就有樂,有悲也會有喜。歡喜,悲哀,都不過是一種心態罷了。

過去了,就讓它過去吧,不打擾,不回憶,隨風而去,淡淡的,輕輕的,就很好。

那些屬于你的,哪怕暫時不來,就算在你眼前離去,早晚也會回到你身邊。

著名作家李霽野說:

「人生確是無常的,不過人生的可愛處也多半就在這無常。」

的確,人生多歧路,多坎坷,也多孤獨和寂寞,命運皆無常,皆無奈,皆多傷。

不妨試著放過自己,看透無常的人生,盡可能地尋覓心靈的靜謐,尋找心頭的那一束光。

如楊絳先生曾說的一句話:

「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患,人間也沒有永遠。」

風光得意總有時,是非成敗,皆有定律。

跌宕起伏方人生,恩怨悲歡,向來無常。

當你看清了無常,看破了無常,看懂了無常,就會會發現,一切無常,也都只是尋常。

所以,人生天地之間,一生不長不短,不管命運多舛,或是人生得意,都要做到《菜根譚》里說的那樣:

「迷則樂境成苦海,如水凝為冰;悟則苦海為樂境,猶冰渙作水。」

看淡無常

尤其喜歡蘇東坡在被貶之后的心態,因為人這一生,在低谷期,在逆境里,才能真正彰顯出一個人的心境,也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縱觀蘇軾一生,年少輕狂過,也志得意滿過,最終到了仕途中后期,他的遭遇也真讓人覺得唏噓。

幾經周折,幾番兇險,使得抱負滿懷的蘇軾,也慢慢地想開了,看透了,索性在看穿官場之后,寄情山水,不問是非。

看淡無常,不是懦弱,更不是逃避,而是一種生存的智慧,更是一種人生的心境。

面對人生的無常和沉浮,他寫道: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定風波》,恰當地形容了他波瀾壯闊、起伏顛倒的一生。

季羨林先生曾說: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不完滿才是人生。」

素色流年,學會自我成全。

而成全自己的第一點,就是不會跟自己過不去。

面對無常的生活和人生,偏偏不上當,就要不去搭理,不去糾纏。

摒棄煩惱,丟掉困擾,好好活著,放過自己,看開、看淡、看透,才是對自己的一生最好的成全與珍惜。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