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半百之后,很多事情我們都要學會逐漸的放下,看淡看開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在下面的這4件事情之上,要記住不要過于主動,太過操心,一切順其自然的比較好。
第一,不過多在乎兒女的前程。兒女是父母的心頭肉,從小到大拉扯大,已經費勁了心思。自己年過半百,兒女們也早已走入社會,或者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這時候大多數父母開始著急,幫兒女物色對象,或者在孩子步入社會的時候,動用各種資源和關系,為孩子安排一個好的工作崗位,等等。
其實,這時候的子女早已是成年人,他們有著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規劃,作為過來人的父母,當然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或者意見,但是最終做決定的一定還是孩子自己。俗語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對于子女的婚姻情感,事業發展等等,父母還是盡量少操心為妙。
第二,不過多混跡于交際場。年輕的時候,也許因為工作需要,自己會經常混跡于各種交際圈子,接觸到社會中各種各樣的人。時間久了,難免覺得乏味,并因此而消耗大量的時間與精力。
人過五十之后,精神和體力已經大不如以前,這時候可以適當的學會放下,多和家人在一起,多和自己在一起,好好的享受一段獨處的時光,放慢生活的節奏,相信你一定會越活越通透。
第三,不過分注重養生。上了一定年紀,身體上面的毛病也許也會越來越多,這時候大部分中老年人開始注重養生。但是又缺乏基本的知識,過于輕信市面上的養生保健方法,過于信賴某種產品等等,這都是不可取的。
其實,想要保持身體的健康,根本就不需要那麼多花里胡哨的方法和產品。《黃帝內經》中早就告訴了我們答案: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短短的十二個字,你如果能夠做到,再加上每天保持心態的穩定與平和,學會凡事不糾結,你的身體想要不健康都難。
第四,不為名利而奮斗。到了快退休或者已經退休的年齡,這時候對于事業的奔波應該要告一段落。不是說什麼都不做,終日玩樂或者養花養草,寫字畫畫,而是你這時候的做事,應該要徹底的拋棄「名利」二字了。
可以選擇自己的興趣愛好,更重要的是學會讓自己「忙」起來,給生活找一個目標,它是奉獻自己而利他的,學會忘掉自我,而去做一件利他,利社會,利益國家的事情,你更能找到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