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人到中年,低配你的生活,高配你的靈魂
楊絳先生的生活觀,發人深省:
「人到中年最好的日子不是驚艷,不是繁華,而是遠離喧囂,一半清醒做好自己,一半努力包容別人。
最好的生活狀態就是:低配你的生活,然后,高配你的靈魂。年齡只是符號,把生活調成自己喜歡的頻道,一地雞毛不需人知,歲月靜好且自從容。」
人字有兩筆,一撇一捺。
人生有兩個階段,前半生、后半生。
一撇書寫前半生的執著,一捺書寫后半生的釋然。
塵世喧囂,每個人都在奔忙。
前半生,我們都把自由換了柴米油鹽,把青春換了孩子成長。
每天忙著賺錢,忙著照顧家人,忙著遷就周圍人,忙著周遭一切,唯獨遺忘了自己。
世界太過喧囂,我們常常將自己,淹沒在了人群中。
直到歲月滑過,人過中年,才發現,最好的日子不再是驚艷,不再是繁華,不再是熱烈。
遠離喧囂,享受一個人的自在,反而更為舒心。
曾經的我們,把一些人、一些事,看得很重要,幾乎囊括了我們生命的全部。
直到經歷一些事情后,才突然懂了,其實自己什麼都不是,在他人心中,自己遠沒有想象中那麼重要。
有些風景,遠觀,才美好;有些人,淡然,才長久。
人生的本質,其實是一個人活著,不要對他人心存太多期待。
一輩子,最好的生活狀態是:低配自己的生活,高配自己的靈魂。
人生后半場,不想再取悅誰,和誰在一起舒服就跟誰在一起。
很多事情,不必拆穿,遠離就好,和誰都不必多計較,因為和任何人計較,自己先不快樂。
要記住,忙要忙得有價值,閑要閑得有滋味,活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留一半清醒,好好愛自己,留一半糊涂,包容他人。
這世上,從來沒有完美的人,只有看開的自己。
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寬了,煩惱就少了。
無論是對伴侶,朋友,還是同路人,降低對他人的期望值,心簡單了,人就不累了。
要知道,「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生命的負累,往往就在于欲望過盛,牽掛太多。
年輕時,我們總向往高配的生活,更牛的圈子,以為這樣,才更接近幸福。
殊不知,真正的快樂,從來不是不知節制向外追逐,反而是清醒克制。
是懂得回來做簡單的自己,是守好內心的富足安寧。
人生說穿了,就是一場感悟,生活需要一份淡然,這樣才能過得灑脫。
木心曾說:心之所向,素履可往。
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簡與素。
我們這一生,隨著涉世越深,越容易為色所迷,為利所惑,失卻人心本相,執著的舍近求遠。
然而大道至簡,靜水流深。
做人,除了滿足基本的生活所需外,懂得克制膨脹的欲望,回歸本心,才能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
事實上,這一場人生,并不是一個不斷獲取的過程,而是認識自己、體驗生命的過程。
痛苦的制造者,恰恰是自己,而快樂的制造者,也同樣是自己。
聰明人,懂得將生活調成自己喜歡的模式。
老天給我們一條命,一顆心,我們就該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如此一生,才算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