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
明星娛樂
家庭
職場
追憶歷史
全部
    
楊絳《我們的錢瑗》:苦樂參半是人生的常態,而勇敢地活著,才是對生命最大的敬畏
2022/09/05

1997年3月4日,錢鍾書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因病去世。

出生于英國,扎根于北京的她,樸實低調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熟知錢媛的人都知道,她從小熱愛學習,精通俄英兩種語言。同時她在事業上也很出彩,不僅開創國內英語「文體學」,主編《實用英語文體學》工具書,還為國家培養了第一批優秀的文體學教師。

在錢媛去世七年后,她的家人好友、同事學生等人為了緬懷她,紛紛提筆寫文回憶她的二三事。

這些文章后來合輯出版成《我們的錢瑗》一書。

書中,大家向我們講述了錢瑗樂觀真摯活過一生的故事。

接下來,就一起尋找錢瑗精神上的力量,學習她為人處事的魅力和智慧。 

持續學習,是成長的最佳方式

從記事起,錢媛就感受到了父母「不近人情」的教育方式。

不管背古詩,還是學單詞,錢楊二老從不直接解答錢媛的疑問,而是讓她自己一本字典一本字典地查。

有時查著查著問題也就解決了。

雖然多花了時間,但是在這種教育方式下,錢媛養成了積極主動、勤奮刻苦的良好習慣。

這對她后來學習英語產生了極大的幫助。

剛去英國進修時,錢瑗怎麼也看不懂老師指定的詩歌作品。

可是她并沒有消極對待,而是找來同時期的其他詩歌,反復閱讀,仔細研究韻律。

圣誕節所有同學都出去玩,只有她留在學校繼續琢磨。

付出終有回報,期末考試的時候,錢瑗取得了所學專業少有的高分,為此還得到導師的表揚。

不僅如此,成績優異的錢瑗回國后就受到北師大的重用。

她在學校同時開三門課,每一堂課的教學水平都遠超其他英語專業的老師,全校師生因此對她刮目相看。

誠如楊絳先生說:「阿圓是靠自己努力。」

成長,靠的從來不是三分鐘熱度,而是堅持不懈的勤懇。

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堅定內心的目標,化阻礙為動力,才能遇見破繭成蝶時的美麗。

剛剛結束的北京冬奧會,退役運動員王濛成為了場外最耀眼的明星。

她擔任短道速滑項目的解說員,全程專業自信、語言幽默。

遇到突發事件,她能準確預判;結果未公布,她早已胸有成竹。

看似輕松的解說背后,是王濛十年如一日的鉆研和練習。

做隊員時,她每天花1小時磨冰刀,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冰刀尺寸;退役后,她研究短道速滑的判罰制度和過往案例,爛熟于心;執教后,她苦學英語,在荷蘭和教練探討運動員冰刀相撞的晉級規則。

渴望成長的人學習不會流于表面,他們明白唯有好學深思,才能避免碌碌無為,目標堅定地過好每一天。

每一段人生路上,也許誘惑都很多,只有保持終生學習的習慣,我們才能實現真正的成功。

留人情面,是處世的智慧

我們在人際交往中,都曾遇到過這樣的困惑:「人際交往中,應該主動指出朋友的錯誤嗎?」

有個高贊回答:「留人體面,是智慧,也是心量。」

錢媛的同事就喜歡當面提醒別人的錯誤。

有時候,聽到朋友英文發音不準,她會故意在對方面前,用正確的讀法重念一遍單詞,希望對方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對此,錢瑗卻有不同的做法。

一旦遇到這種情況,體貼的她就會刻意回避,不希望自己的「主動」給別人帶來尷尬。

面子對一個人來說很重要,關系再熟悉也應當給他人留足情面。

畫家齊白石,花鳥魚蟲樣樣精通,細節考究。

可他明知好友張大千畫錯夏蟬的姿勢,也沒有直接指出,而是借老農之口委婉地提醒張大千。

因此,張大千才避免了一場笑話。

在茲心看來,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當面給人難堪,懂得換位思考。

越是有一身才華的人,越懂得謙遜內斂、富有同情心和洞察力,他們不會時刻盯著別人的錯誤,更不會急于表現。

正如亦舒曾說:「涵養與修養并非虛偽,故意使人難堪也不等于直率。這中間有很大分別。」

與人交往,推己及人照顧他人的感受,不僅可以給別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也能讓自己處于輕松的人際關系中,更有助于我們以包容有愛的狀態,面對生活和世界。

堅守原則,是做人的底線

《活著》里有一句話:「堅守原則,就是要喚醒我們內心深處潛藏著的良心,竭盡所能讓我們自己的人生問心無愧。」

錢瑗在學校便是出了名的「死心眼」。她做事從不講究情面,也不怕得罪人。

朋友曾開玩笑說,想走錢瑗的后門比登天還難。

如果發現學生論文抄襲,錢瑗會把原著查出來,指明給對方看;作為英語教材評審委員會的委員,她敢直言不諱地說出某些前輩的作品寫得不好,不應該被推薦;出版社邀請她參加新書發布會,希望她美言幾句,結果她當眾提出修改意見。

錢瑗「格格不入」的做法,讓身邊的人對她又愛又恨。大家怕她點評過于犀利,卻又格外重視她中肯的意見。

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錢媛向來恪守底線,不貪圖好處。

那時候,師范院校的學生可以免交伙食費,但錢媛說自己家里有條件,每個月都主動去伙食科交飯錢。

去外校參加活動,她往往會拒絕對方的專車接送,選擇搭公交車。

原則,是人立于世的根本,堅守內心的底線,才不會在隨波逐流中迷失自己。

這讓茲心想起國家一級演員陳道明。

出道多年的他,一直堅持自己的接戲底線:一不接抗日神劇,二不接粗制濫造的劇本。

曾經有個導演高價請他參演一部題材一般的劇本,陳道明當場拒絕。

他說干一行有一行的規矩,自己絕對不會為了賺錢隨意接戲。不過遇到好劇本,他卻甘愿自降片酬參與其中。

有人說:「陳道明只要出演,就是質量的保證。」

你的原則就是你的信譽。

堅守為人處世的底線,敢于發聲,抵擋誘惑,是尋求內心安寧的開始。

好好活著,就是一種勇敢

1996年春天,錢瑗被確診為癌癥晚期,全身骨頭變得脆弱易折,下半身神經糜爛毫無知覺,她只能躺著等待*亡。

然而,巨大的不幸,并沒有磨滅錢瑗對事業的熱愛和追求,以及對生活的美好憧憬。

除了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她還忙著指導學生修改論文、為國家教委寫研討提綱、給雜志社寫文章。

大家看著心疼,勸錢瑗多休息,她卻說生病了,反而可以專心做事。

閑下來時,她看書、寫信、聽錄音帶。

當感受到自己再也無法康復時,錢媛還能興奮地跟朋友聊美食、花草、烹飪。

受盡治療的苦,她也未曾放棄希望,笑著度過每一天。

1997年,錢瑗在沉睡中去世,好友們痛徹心扉,卻也欣慰她再也不用受苦。

錢瑗最后的日子里的表現,依然樂觀和堅強。

這是內心強大的表現,更是對生命負責的體現。

就像《此生未完成》的作者于娟,留學歸來任復旦大學教師,與男友相戀多年修成正果,倆人還有個可愛的寶寶。

生活中的一切都在慢慢變好,年僅30歲的她卻不幸患上絕癥。

她哭過、痛過、絕望過之后,選擇與命運握手言和。

于娟開始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抗癌日記。

輕松、靈動的文字,在給陌生人帶去溫暖的同時,也讓她感受到活著的意義和價值。

喜憂參半是人生的常態,而勇敢地活著,才是對生命最大的敬畏。

正因為生命脆弱,所以更要好好活著,不放棄不悲觀,不辜負每一天,才不枉人生。

錢瑗默默耕耘了一輩子,辛勤培育朵朵春花,桃李滿天下。

楊絳先生曾自豪地說:「阿瑗是我生平杰作。」

于大家而言,錢瑗雖然離世,但是她的精神永在。

她把自我最好的修養,融進生活的方方面面,教給我們人生的道理。

面對自己,要孜孜不倦地學習;

面對好友,要心懷善意地對待;

面對事情,要有尺有度地處理;

面對意外,要淡然樂觀地看待。

人生無常,愿你我活得灑脫,不枉此生。

深扒郭晶晶「幕后」:原來霍震霆沒有撒謊,真是的霍家「高攀」了
2023/09/30
他是「現實版韋小寶」,二妻五妾,71歲時娶小20歲紅顏知己做七房
2023/09/28
演過多部夯劇!51歲資深男星驚傳「爬山昏倒猝逝」 兒悲痛證實「去年才做過手術」:以為沒很嚴重
2023/09/28
「華為千金」姚安娜,住著5億豪宅,還有私人飛機,卻非要當明星!
2023/09/28
101歲物理學家楊振寧:小54歲的翁帆真好!女兒夸繼母是善良姑娘
2023/09/28
劉真走後3年!辛龍傳「已搬離台北的家」就此神隱 昔大咖證婚人「心疼曝近況」
2023/09/27
中南海「最美女保鏢」!貼身保護敘利亞夫人,「撞臉明星」月入百萬
2023/09/27
7位女明星,個個如花似玉,卻鮮花插在牛糞上
2023/09/27
56歲初代「瓊瑤女郎」何音曬照為兒子慶生,20歲黃博遠大眼帥氣像媽媽,與黃志忠已斷聯
2023/09/26
富二代馮紹峰愛情大揭秘,共有8段愛情,與倪妮林允戀情最為轟動
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