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有度,是老祖宗告訴我們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老話說: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物極必反,這乃是自然規律,任何事物都不能違背。做人也一樣,下面這四樣東西,最好不要用盡,否則人就會逐漸的走向衰落。
一、話不可說盡。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是我們都明白的道理。一個人的嘴,如果會說話,則無時無刻不在積福。而如果口無遮攔,在不恰當的時候,說了不該說的話,就會給自己帶來災禍。
說話不要太過絕對,否則覆水難收,損壞的只能是自己的形象與聲譽。無論對他人還是對自己,都有好處。因為一個人就算頭腦思維再靈活,說的話太多了,也一定會有缺失和不當的地方,最好是慎言為好。
二、事不可做盡。常言道:得饒人處且饒人。就算你很有道理,也需讓人三分,給人以台階。不可把事做盡,弄得雙方日后不好相見。行事太過絕對,不通人情,不知變通的人,往往多有禍端。事情做絕做盡,于人于己都無半點好處。
因為人生無常,未來的人事物,究竟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誰也不知道。也許你的下屬會成為你的頂頭上司,也許你的仇人會變成你的恩人,等等,總之,世事難料,凡事多給他人留余地,也是在給自己留后路。往往能這樣做的人,后福不淺。
三,財不可用盡。錢財是人生活所必需,我們除了努力工作賺錢之外,還應該有最基本的「理財」意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懂得如何花錢,比知道怎麼賺錢更為重要。因為如果你不懂得節制,就算賺了再多,也一樣會花得精光。
我們在賺錢的時候,深知每一分錢的來之不易。雖然現在的物質生活已經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各種日常開銷都不少,如果不懂得合理的規劃,量入為出,開源節流,不留下積蓄以備不時之需,那麼將來要用錢的時候就將陷入困境。
四、福不可享盡。人一輩子,終究離不開一個「福」字。包括人的身體健康長壽,出入平安,財富,事業,名望,地位,子孫后代等等,莫不包含在一個「福」字之內。
如果沒有福報,人生就會出現很多不如意事,有了錢,身體卻不好了;有了錢,身體健康,卻遭到了意外事故;什麼都好,但是子女卻不爭氣。
如此種種,皆是缺福的表現。因此,人生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始終牢記修德積福惜福的道理。從身口意三方面斷惡修善,人生的結果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