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心隔肚皮,做事兩不知。」
人字好寫,人心難懂,要想看清一個人,真的不容易。
孔子曾說「觀其言,察其行」,可以判斷一個人的品性。
徹底看清一個人,往往通過這三點就夠了。
生氣見人品
常言道:「平時不知意,由怒窺人心。」
生氣時,情緒最真,最容易暴露出一個人最真實的品性。
那些有點不順心就發脾氣、罵臟話的人,往往心胸狹隘。
生起氣來,不分場合,不明事理,只爭輸贏的人,人品也好不到哪去。
即使生氣也依然能克己自持,寬容他人,這樣的人,人品好,修養高,值得深交。
當年,錢鍾書和楊絳忙于創作,便找了個保姆阿菊來分擔家務。
但阿菊做事笨手笨腳,不僅沒能省事,還讓楊絳生了不少氣。
有次,阿菊給洋油爐灌油時偷懶沒插漏斗,油溢出來還引發了火災。
火柱熊熊燃起,還是楊絳沖到廚房蓋住火源,才沒有釀成大禍。
雖然楊絳十分生氣,但她不僅沒有責怪阿菊,而是心平氣和地對她叮囑教育。
阿菊也心懷愧疚,自此之后做事更加注意和細心,改掉了大大咧咧的做事習慣。
生氣的態度,就是人品的最低處。
而人品過關的人,就算生氣,也能控制情緒。
低谷見格局
《周易》有言:「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意思是,人生境遇高低無定,既可否極泰來,也可泰極否來。
低谷時的逆風翻盤,就是一個人能力和格局的最好證明。
格局小的人,心志消沉,在困境中頹廢沮喪,直至跌落谷底。
格局大的人,踽踽獨行,一路闖過艱難險阻,終將迎來光明。
「千古一完人」曾國藩,一生也經歷過無數低谷與失敗。
當年湘軍初建,朝廷下令曾國藩出戰,卻慘遭伏擊,士兵們紛紛奪路潰逃。
曾國藩羞憤交加,縱身一躍跳進湘江,幸得幕僚章壽麟相救,才能逃出生天。
盡管曾國藩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可在接下來的湖口一戰又遭重創,他自己也險些葬身火海。
後來的祁門之戰,他甚至已寫下遺囑,準備戰死沙場,但結果一路披靡,平定了太平軍。
如曾國藩所說:「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辱之時」。
低谷,可以是擊垮一個人的重負,也可以是成就一個人的契機。
大格局的人,明白當下的低谷,不過是人生的一段路程。
他們迎難而上,強大內心,提升能力,為自己撐傘,做自己的貴人。
得意見教養
俗話說:「失意時,你會識人;得意時,人會識你。」
人在得意時,狀態最放松,最為驕傲自滿,最容易忘乎所以。
真正有教養的人,得意時也能保持含蓄低調。
曾看過一個故事,關于英國著名戲劇家蕭伯納。
蕭伯納在莫斯科旅行時,遇見一位聰慧的小姑娘。
兩人非常投緣,在街頭談笑風生。
即將分別時,蕭伯納說:「回去告訴你媽媽,你和世界名人蕭伯納相談甚歡。」
小姑娘抬頭看著他,也學著他的口氣對他說:「回去告訴你媽媽,你和漂亮的蘇聯小姑娘相談甚歡。」
蕭伯納聽后一時語塞,意識到自己有些得意忘形。
後來,他深有感觸地說:「無論取得多大成就,有多得意,都應該平等待人,保持謙虛。」
讀完這個故事,既感慨于蕭伯納的謙卑,又敬佩他的教養。
大多數人越是得意,越難以反省自己,保持謙遜。
生氣見人品,低谷見格局,得意見教養。
往后余生,看人品、辨格局、識教養,愿你我都能與良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