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得不說,林心如最近勢頭太猛了。
首先是由她擔任制片的《有生之年》獲得了廣大網友一致好評,豆瓣評分高達8.9。
其中有一條高贊評論這樣寫道:
「愿意出錢請林心如一年制作100部片,你永遠可以相信林制片。」
很多看過該片的觀眾也都說,不僅真實且療愈人心。
其次,由她和謝娜、楊紫擔任常駐嘉賓的綜藝節目《我們的美好生活》開播后,贊美聲也是此起彼伏。
尤其是和蘇有朋見面的場景,讓眾人不禁高呼 「杜飛和如萍合體了!」
而就在11月9日,林心如又又又官宣新劇了。
這個消息對于喜歡台劇的朋友來說,無疑是一個大大的喜訊。
據悉,林心如這一次參演的新劇是《此時此刻》。
講述的是yi情時期,不同城市,人與之間的種種相遇,交織而成的愛情插曲。影片由十個單元組成,一共只有十集。
雖說劇集不多,但該片的演員陣容卻相當亮眼。
比如林心如、賈靜雯、小S、郭雪芙、林柏宏、宋蕓樺、吳慷仁、修杰楷、劉品言、林熙蕾等。
外界戲稱,可謂是將「台娛一網打盡」。
其中,林心如主演的單元中,和林熙蕾有對手戲,似乎飾演了一對「情侶」。
而為了宣傳,這兩人也十分豁得出去,竟公然在台上親吻。
圖片來源:網絡
林心如一句:「此時此刻她是我的」更是令無數網友嗑生嗑死。
看到這里,悅姐也不由得期待該劇播出了。
2
眾所周知,最近幾年,林心如除了演員的身份外,其身上最大的頭銜就是「優秀制片人」。
她制作的幾部電視劇,無一不是口碑收視雙爆的佳劇。
以至于不少網友紛紛感嘆:
林心如早已騰飛,有了那麼多傍身的作品,真·未來可期。
是啊,很難想象,曾經的「紫薇」如何已成為赫赫有名的制片人。
其實再往前倒推十年,林心如的口碑在內地并不算太好。
特別是因為「周杰事件」,使她成為了人人喊打的「誣陷狂」。
就連和霍建華結婚,網友也不太樂意,甚至還傳出了「逼婚」的謠言。
當然,最令大家不滿的是,還要數那句「大陸賺錢,tai灣做理想」的狂妄之言。
其實林心如的意思是,自己制作的影視劇不賺錢,但也當作理想做。
可沒想到這句話到了網上,卻被人冠上了「林心如在大陸賺錢,在tai灣做理想」的帽子。
顯然,這引起了內地觀眾們的強烈質疑和吐槽。
在不少網友看來,林心如此舉不就是在貶低內地的娛樂產業嗎?她憑什麼如此高高在上?
一時間,輿論迅速發酵。
林心如的口碑一跌再跌,她也成為了大家「討厭」的人之一。
此后,不論傳出任何關于她的新聞,評論區總會出現對她的抨擊和嘲諷。
直到她回tai灣后制作了那幾部人人稱贊的作品,眾人才對她的印象有所好轉。
人們沒有想到,當初那個只會演哭唧唧戲份的「傻白甜」,竟然一躍成為了如此優秀的制片人。
這無疑是個超強,超厲害的反轉。
3
林心如的制作人生,始于2009年林心如工作室的創立。
在此之前,林心如的國民度算得上高。
畢竟擁有像《還珠格格》「紫薇」《情深深雨濛濛》「如萍」《美人心計》「竇漪房」等多個家喻戶曉的電視劇角色。
圖片來源:網絡
林心如,也確實稱得上一線演員。
然而因為年齡的增長,可以飾演的角色越來越少,甚至很長一段時間無戲可拍。
就算接到劇本,但因為種種干預,自己也沒有多少選擇權。
正如她自己在采訪中所說,做演員,其實是在一個很被動的框框里挑選劇本。
為此,林心如渴望改變,也想要改變。因此,林心如工作室應運而生。
2011年,《傾世皇妃》面世。
這部劇雖然槽點滿滿,但數據卻十分炸裂。
據悉,這部劇不但刷新播放記錄,還讓林心如拿下安徽衛視國劇盛典、優酷大劇盛典年度最佳制片人獎。
此后,林心如更是像打開了某種開關一樣,做起制片人來,那叫一個得心應手。
2012年,《姐姐立正向前走》開播,這是林心如工作室的首部現代戲,反向一如既往的好。
同年,林心如制作的首部電視電影《遺忘》口碑小爆,在第47屆金鐘獎收獲包括迷你劇集最佳導演在內的三個提名。
之后幾年,林心如又相繼制作了幾部現代戲和古裝戲。
其中,一部《16個夏天》再次把林心如推上了制片人的巔峰。
不少網友紛紛夸贊,這部戲頗有當年「台偶劇」的風采。
而就當眾人以為林心如會繼續待在舒適區制作偶像劇的時候,她的風格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她制作的方向,也逐漸由流量、商業,轉向對女性議題、弱勢群體等的關注。
時間來到2022年,《華燈初上》的播出,更是引爆無數熱搜。
該片主要講的是一群陪酒女的故事。
這些游離在社會邊緣的女性,本來很難有機會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但林心如卻大膽將該類人群作為故事的主角,讓大家有機會近距離看看這些人背后的故事。
該片不僅有眾多實力派,林心如本人也有參演。
雖然也有不少網友認為她老了,皮膚變差了,但在悅姐看來,恰恰是這些沒有深度磨皮過的演員臉,才讓該劇頗具電影質感。
《華燈初上》上映后,不僅登上多個亞洲國家(地區)的網飛播放排行榜,還在第57屆金鐘獎中狂攬11項提名。
這部劇,也讓眾人對林心如的印象大為改觀。
此外,對于台劇能做到這個水平,內地觀眾也是嘆服不止。
面對外界的贊譽,林心如再接再厲,今年再度拿出《模仿犯》和《有生之年》兩部佳作。
圖片來源:網絡
如此風格迥異的兩部戲,偏偏更加讓林心如制片人的身份,深入人心。
但也因為這幾部劇,給了內娛頗大的壓力,拿網友的話來說,「狠狠甩了大陸影視劇一耳光」。
4
說實話,我們內娛給予女性演員,尤其是大齡女演員的機會不算多。
悅姐記得,著名演員海清就曾在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發出對「中年女演員求工作」的呼吁。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基本上沒有傍大款,也沒有靠父母,靠自己努力從小走到大。我們和你們一樣,非常熱愛電影。但說一句實話,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是被動的,市場、題材常常讓我們遠離,甚至從一開始就被隔離在外。
楊蓉稱希望市場多給30+歲的女演員一些機會,她們不想因為剛剛進入中年而失去競爭力,不得不去給小花旦們演母親,演惡婆婆。
.....
的確,國內女演員的困境我們都看在眼里。
因此對于林心如制作的那些優秀作品,才如此感興趣。
而不論是《華燈初上》的風塵女還是《模仿犯》中的主播等,其實都是林心如本人想要挑戰的角色。
可以演自己想演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麼她成為制片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林心如曾直言:
內地不少劇集往往將制作費的大頭花在卡司上,這其實是本末倒置,只有將更多成本投入在制作本身,作品質量才會被提升。
當然,你也不能否認內娛有好作品。
尤其是今年,《三體》《狂飆》《漫長的季節》等劇作品以其精湛的制作和深刻的內涵表達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和好評。
說實話,如果這些作品能夠成為國產劇的代表,那麼國產劇的未來勢必會更加光明。
寫在最后:
流量時代終究是繁華一夢,唯有實力永不過時。真心期待,我們內娛有更多的好作品面世。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