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越來越受歡迎,先做到這三點
網上有人問;一個好的工作伙伴所具備的質量是什麼?
評論中一條高贊的回答說:「相互配合,互相鼓勵,彼此成就。」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工作上遇到一個好的伙伴,無疑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好的人生,離不開一個好的工作伙伴。
相互配合
叔本華說過:「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
懂得相互配合,聚力而行,才能行穩致遠。
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分別從一位智者手中得到一根魚竿和一筐魚。
拿到魚竿的人,獨自忍受著饑餓,朝大海的方向走去,可還沒到海邊,就餓死在了路上。
而得到一筐魚的人,立馬生火把魚煮來吃了個精光,最終也餓死在了魚筐旁。
同樣,又有兩個饑餓的人,從智者手中分別得到一根魚竿和一筐魚。
但他們倆人并沒有分道揚鑣,而是決定一起相伴去海邊。在路上,倆人根據魚筐里魚的數量,計劃著吃魚。
經過一路跋涉,最終倆人抵達了大海。憑著魚竿,他們過上了不愁溫飽,靠海捕魚的生活。
同樣的一根魚竿和一筐魚,有的人選擇獨自前行,最終受制于各自的局限性,難以獲得想要的結局。
而相互配合的人,懂得利用對方的優勢去彌補自身的缺陷,達到雙贏的效果。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工作中也是如此,一百個單打獨斗的同事,不如一個與妳相互配合的伙伴。
相互配合才能各取所長,發揮出1+1>2的光芒。
每個人都是一朵綻放的花,分散的每朵花,看起來簡單而普通,但與其他花搭配起來,就會是一束繽紛而又靚麗的花束。
互相鼓勵
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人們都把由衷的夸獎和鼓勵看作是人類心靈的甘泉。」
鼓勵能讓人走出人生低谷的陰霾,能讓人在對生活失去希望之際,找到一束光。
2016年,花滑運動員隋文靜韌帶重傷,住院期間,她曾害怕自己再也無法像以往那樣弛聘在賽場上。
而此時的搭檔韓聰不僅沒有拋下她,反而在訓練之余,經常去醫院探望。他還在病房中,帶著隋文靜做著陸地上的托舉訓練。
在一場雙人滑比賽中,單槍匹馬的韓聰,卻做了一個托舉的動作,這讓場外坐在輪椅上的隋文靜感動地落下了眼淚。
那一天,她在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重拾信心,回到冰場。
後來,在韓聰做髖關節手術的時候,又是隋文靜陪伴在韓聰身邊,為他加油打氣,給他帶去一抹陽光。
韓聰和隋文靜倆人互相鼓勵,堅定信心,克服了一個個困難,最終攜手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奪得了花樣滑冰雙人滑的冠軍。
在頒獎儀式上,韓聰和隋文靜一同站上最高領獎台,享受著這一份來之不易的喜悅。
工作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的,難免有時會陷入低谷。
當一個人遭遇挫折時,任何袖手旁觀抑或是落井下石,對他來說都是雪上加霜。
而恰逢其時的鼓勵,則能讓人重拾信心,勇往直前。
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善行得以勵人心。
彼此成就
才女林徽因說:「只有靈魂相近的人,才能看到彼此內心深藏的美麗。」
當一個人遇到真正欣賞他的人,發光便是遲早的事情。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第一次見面并不愉快,在他們的第二次會晤時,才發現彼此擁有著共同的理想追求。
馬克思對當時的社會狀況有獨到的見解,雖然有一身的抱負,但入不敷出的經濟以及家庭瑣事,讓他沒有充足的精力去潛心創作。
恩格斯得知他的近況后,不僅毫不猶豫地傾囊相助,緩解了馬克思的經濟危機,而且還每天與馬克思通信,進行思想上的交流碰撞。
在恩格斯的支持下,馬克思完成了著名的經濟學著作,這讓他的事業達到了一個頂峰。
在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則毅然投身于他未竟的事業中,幫助整理出版剩下的遺稿草稿。
在這之前,恩格斯只是一名富二代,與馬克思的相遇,不僅讓他成為一名思想者,而且實現了倆人從心懷抱負的熱血青年到兩位志同道合的革命領袖的蛻變,
花開兩朵,雙雙絢爛。
韓愈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他認為馬即使有千里之能,而不被伯樂發現和欣賞,食不飽,力不足,則美不外現。所以是伯樂成就了千里馬。
然而反過來想,如果沒有千里馬的出現,伯樂的眼力又如何得以發揮呢?
工作伙伴就是要互補,互相欣賞,最終彼此成就。
有句話說:「好的工作伙伴,造就偉大的公司。」
同樣,好的工作伙伴,成就更好的自己。
相互配合,一同奔赴想要去的遠方。
互相鼓勵,一路披荊斬棘。
彼此成就,鍛造閃閃發光的人生。
在人生的進度條中,沒有人能一直單槍匹馬地前進,總需有人相伴,協力抵達山頂。
遇到一個好的工作伙伴,方可筑起牢固城墻,無懼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