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花樣年華》中有段台詞:
「我從來沒有想到原來婚姻是這麼復雜,還以為一個人做得好就行了,可是兩個人在一起,單是自己做得好是不夠的。」
仔細想來,的確如此。
一段婚姻,從來不是一個人的獨舞,只有兩個人共同經營,才能幸福美滿。
人生海海,遇見一個合適的人不容易。
丟什麼,都不要丟了對你好的人;傷什麼,都不要傷了在乎你的人。
唯有彼此珍惜,這份感情才能穩定而綿長。
古語云:「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兩個人能走在一起,實屬不易。
想讓這份感情長存,離不開兩個人互相扶持、彼此關心。
記得當初看電影《愛情呼叫轉移》,其中一個片段,讓人感慨萬千。
徐崢扮演的男主徐朗,在回家的電梯里,自言自語:
「從現在開始往后每一分鐘,我都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她正在做飯,一樣的炸醬面,一樣無聊的電視劇,人家都說七年之癢,我從來沒癢過……」
開門進去,妻子正把飯菜端到桌上,叮囑他趕快洗手吃飯。
之后她自顧地吃著面,并沒有覺察到丈夫的異樣。
只是一抬頭,卻聽到了一句:我們失婚吧。
面對妻子的追問,徐朗一口氣說出了對妻子的所有不滿:
在家永遠穿他最討厭的紫顏色的毛衣;
刷牙的杯子得放在擱架的第二層;
牙膏必須從下往上擠,星期四永遠是一成不變的炸醬面……
其實,妻子已經做得很好了,安排他的飲食起居,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讓他回家就有熱氣騰騰的飯菜。
也正因為妻子在背后默默支持,他才能義無反顧的打拼自己的事業。
然而徐朗把妻子的付出都當做了理所當然。
兩個人從陌生到熟悉,到最后成為夫妻的過程中,也許容顏會變淡、習慣會改變、激情會褪去。
但唯有懂得珍惜,才不會涼了心,傷了情。
學會憐取眼前人,懂得感恩,珍惜夫妻之間來之不易的情分,才是維持婚姻的長久之計。
知乎上曾有一個話題:幸福的家庭是什麼樣的?
其中一個言簡意賅的高贊回答是:幸福的家庭都不爭對錯。
家是一個講愛的地方,如果遇到什麼事情都一定要爭是非對錯,必然會影響感情。
歲月經不起蹉跎,感情經不起爭執。
放眼望去,相愛一生的伴侶都不會在無意義的小事上與對方爭執,而是用愛化解分歧。
張國立就深諳此道。
在綜藝《幸福三重奏》中,他與妻子的相處模式,堪稱中年夫妻的楷模。
面對采訪時的提問,張國立坦言他們的幸福秘訣是:「由著她,讓她開心就好。」
鄧婕性格較強勢、好強、急躁,遇到事情難免會忍不住產生口角。
他選擇不與妻子爭所謂的對錯,而是「裝聾作啞」,不接招。
就這樣,兩人的感情越來越好。
節目中鄧婕開玩笑的說:「因為你爭不過我,一般都是我對。」
沒有反駁,只是滿眼愛意的看著妻子。
張國立不會與妻子爭,他明白即使爭贏了,也只會傷了和氣,輸了感情。
很贊同作家艾小羊說的一段話:
「不要動不動在親密關系中談三觀、爭對錯,而是要懂得自省與感恩,明白親密比正確重要,包容比改造重要。」
夫妻間,該有的樣子是多談感情,多講愛;少講道理,少爭對錯。
生活中,真正幸福美滿的婚姻往往都不會爭對錯,講道理。
很多時候,懂得適時向伴侶「認慫」,反而是一種大智慧。
曾在書里看到過一句令人觸動的話:
「比我愛你更讓人有安全感的表達方式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
使我想到了閨蜜小敏的婚姻,心頭一暖。
盡管已經結婚十余年,兩人的感情仍然恩愛如初。
有一次我打趣地問閨蜜,讓婚姻保鮮的秘訣是什麼?
閨蜜卻搖了搖頭,語調柔和地對我說:「哪有什麼秘訣,不過是我們都很在意對方,他會認真回應我的嘮叨,而我也不會敷衍他的傾訴。」
說著,小敏向我分享了她與丈夫的日常。
小敏說自從生完孩子她便辭掉了工作,在家帶孩子,過著圍著孩子打轉的生活,可以說與外面的世界幾乎隔絕。
而丈夫也感念到小敏的付出,并沒有做甩手掌柜。
每天下班都會主動帶孩子,丈夫也會經常和小敏分享一天的見聞,傾訴遇到的煩惱和想不通的問題,而小敏也會積極回應,耐心和丈夫溝通。
有一天,小敏刷朋友圈,看到一個朋友去了她一直很想去的地方旅游,感慨自己什麼時候也能去,不禁嘆了口氣。
這些丈夫都看在眼里,默默記在心里。
假期前夕,丈夫突然對小敏說:「我們去旅游吧,去你一直想去的地方,票我都買好了,孩子先讓爸媽帶。這些年你辛苦了,以后我也會更努力讓你過上更好的生活。」
聽完丈夫的話,小敏熱淚盈眶,沒想到自己不經意的一句話,卻被丈夫記住。
婚姻里最大的浪漫,從來不是轟轟烈烈,海誓山盟,而是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兩個人互相理解,用愛意和回應,在平凡的日子里淬煉出舒服的溫度,把生活過得恬淡怡然。
不再敷衍漠視對方,而是真誠分享,積極回應。
相守不易,愿你珍惜那個對你事事回應的人,并與之相愛白首。
民間有句老話:「一人主張,不如二人商量。」
真正好的婚姻關系,從來不是一方獨斷,而是遇事有商有量。
《愛情保衛戰》中有這麼一對夫妻,丈夫執意創業,甚至不惜賣掉房子。妻子極力反對,覺得丈夫這麼做,會嚴重影響到現在乃至未來的生活。
雙方都指責對方一意孤行,于是來到《愛情保衛戰》求助。
愛情導師涂磊指出,夫妻是一種深厚的緣分。
這場緣分從相愛開始,到一個人去世結束。
想維持這份緣分,基礎就是兩個人要相互尊重有商有量。
畢竟,夫妻是一輩子的合伙人。
涂磊告誡他們:「丈夫要嘗試著多跟妻子商量,妻子不能抱著一種這事沒得商量的態度。否則感情會慢慢的消磨,最后變得一點默契也沒有。」
在他看來,當有事情降臨時,如果雙方有商有量,便會產生被愛人認可和重視的感覺,兩個人團結一致勁往一處使時也會由衷的開心。
婚姻生活過得舒心,不在于有多少財富,而在于遇到事情的商量與團結。
通常,夫妻之間產生矛盾,恰恰是源于其中一方的獨斷,缺少了共同商量,以致很多事情未被解決,反而影響了感情。
事實上,唯有遇事商量,分歧才能被化解,感情才會不疏遠。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付出,撐不起兩個人的婚姻。」
同樣,一個人的獨斷,也始終合不了兩個人的心意。
遇到需要抉擇的時刻,一味獨斷而行,再深的感情也會在不被重視中消耗殆盡;
選擇共同商量,事情才會圓滿解決,心與心的距離也會更近。
真正細水長流的婚姻,夫妻間都懂得讓對方有「參與感」。
兩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面對外界紛擾,一個家也會越來越旺。
林語堂先生曾說:
「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欣賞它,又怎樣駕馭它。」
婚姻如船,想讓這艘船行穩致遠,需要兩個人相互扶持,共同掌舵。
好的婚姻,全靠用愛經營。
學會領情,看到對方的好,多感恩少挑剔;
不爭對錯,懂得各讓一步,多講愛少講理;
事事回應,件件有著落,多用心少敷衍;
有商有量,大事小事共抉擇,多尊重少獨斷。
相愛不易,婚姻更不易,既然有幸成為一家人,那便用愛澆灌,用心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