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
明星娛樂
家庭
職場
追憶歷史
全部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楊絳:讀書,是世上第一等好事
2022/08/31

人為什麼要讀書?

有句話說的好:

只要在讀書,就是在讓自己成為一個不太茍且的人。什麼叫詩和遠方?就是讓自己更遼闊,而讀書就是讓自己變得遼闊的一個過程。

走得越遠,越能明白:你想不通的問題,書中自有答案;你到不了的地方,書中自有天地。

閱歷越深,越能懂得:讀書,是投資自己、富養身心最好的方式。

讀書,拓寬你的格局

一場采訪中,有人問楊絳對于錢鍾書的看法,楊絳笑著回答:

「我覺得錢鍾書跟我不一樣,他什麼事情判斷的很快,一挑就挑出來了。

因為他底子好,他看的書多。

讀書多了,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一眼就看出來了。」

書讀的多了,心胸就開闊了,遇到事情就不會再糾結了,看世界的角度也會與以往大有不同。

讀書的意義,就是讓一個人從狹窄的空間里邁出步子,站到更高處去俯瞰世界。

楊絳和錢鍾書能夠恩愛一生,不僅是因為擁有極深的感情基礎,更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

夫妻二人都喜愛讀書,他們的家中常年被書香浸染,文學、哲學、歷史等各種各樣的書籍放滿了屋子。

老戲骨陳道明在拍《圍城》時,曾去錢鍾書的家中拜訪。

一進門映入眼簾的就是堆滿的書籍,沒有電視和收音機,唯一能發出聲音的是一個煎藥的鍋。

那日,陳道明與錢老先生交流了近兩小時,讓他受益頗深。

后來談起這次交流,陳道明坦言:「那時候突然感覺到,在文化人面前,在學問面前,自己狗屁不是。」

從那時起,陳道明便開始將生活調整成「半隱退」狀態,把更多時間用在讀書看報上充實自己。

隨后他又聽從錢老的建議,多讀史書,因為讀史可以明鑒,能夠認清自身的渺小和不足。

近些年,陳道明面對名利場愈發淡然,對待演藝圈的是非也一直保持波瀾不驚的態度,不陷于雞毛蒜皮的小事,也不會困于無謂的煩惱。

而這些,正是書籍帶給他的從容。

你的認知維度高了,視野就廣了,世間諸多小事都會如浮云般散去。

你的思考層面深了,格局就大了,便再也不會于繁華中迷失自己。

你讀過的書,都會成為生命中的養分,終有一天會成就你的人生。

讀書,治愈你的內心

《人世間》的作者梁曉聲提到過一個觀點:

這個時代太喧囂了,喧囂到我們無處可逃,有時候我讀書就是為了逃到書里去。靈魂是喜歡獨處,而不喜歡熱鬧的喧囂。

深以為然。讀書的過程,其實就是讓心安定下來的過程。

現如今,娛樂的方式有很多,可太多時刻,人心都是浮躁不安的。

疫情來臨時,有人怨天尤人,在網上到處發泄情緒;而有人利用閑暇,靜坐家中安靜讀書。

人生低谷期,有人深陷其中,再也看不到半點光亮;而有人選擇自救,從書中尋求新的路。

人的思維是有限的,但書籍里的世界是無邊無界的。

總有一句話,能道出你的心聲;總有一本書,能解決你的迷茫。

73歲的作家村上春樹,多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有很多著名的優秀文學作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早年也經受過一段負債累累,被壓力裹挾的歲月。

多年以后,村上春樹回憶起這段時光,感慨道:

「在那生活困難,忙著還債的日子,只要一有空暇,我就捧卷閱讀。」

即便那段歲月工作繁忙,過地艱辛不已,但讀書和聽音樂始終能帶給他極大的喜悅,這份喜悅是誰也奪不走的。

人生漫漫,苦樂并存,讀書,終能讓你明白: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歲月變幻,泥沙俱下,讀書,終會讓你看到:煩惱處處有,看開自然無。

讀書的過程,就是與自己和解,與生活握手言和的最好時機。

讀書,滋養你的容顏

宋代黃山谷說:

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

書對一個人的滋養,往往是在潛移默化中慢慢顯現的。

讀書,不僅能讓你的談吐大方得體,也會讓你的氣質與眾不同。

在很多人眼中,董卿就是一個才貌雙全的人。

《中國詩詞大會》上,她的開場白精彩至極,讓觀眾很快置身詩詞的美妙世界。

《朗讀者》里,她耐心傾聽著每個人的故事,與他們一起大笑,一起流淚。

有人說,無論董卿出現在任何場合,總能感覺到那份骨子里的端莊優雅。

而這份優雅的源頭,正是她多年來堅持閱讀所帶來的氣質上的改變。

談到自己的閱讀習慣,董卿說道:「我一直堅持,每天睡覺前一個小時的閱讀,這個幾乎是雷打不動的。」

在別人眼里,這個需要刻意去維持的習慣,早已變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即便時間一點點流逝,可她的儀態還是曾經那般自信從容,她的談吐依然不減當年半分。

正所謂:若有詩書藏于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一個人若是將書籍與生命相融合,便會擁有優于常人的姿態。

就像三毛曾在書里寫的那樣: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云,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潛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人的皮相會衰老,但要相信:書籍可以讓你永遠堅定、充滿自信地立于這世間。

讀書,強大你的靈魂

聽過一句話:如果覺得人生難熬,可以去看看《刺激1995》。

其中,有個片段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安迪在獲取了典獄長的信任后,特意請求調去圖書館工作。

在這期間,他申請擴充圖書館的書,為大家收集了很多不同領域的書籍和資料。

隨后,他又幫助20多位獄友提升學歷,指導他們看書學習,教會他們不要甘于平庸。

這段時間的學習,讓這些人在出獄后,一改往日的無所事事,都找到了體面的工作。

而安迪自身,也從未因身處牢籠,就放棄自己。

他通過讀書,不斷學習新的事物,了解到時代的變化,找到前行的希望。

盡管身處獄中,但他的靈魂始終是自由的。

盡管背負「重重枷鎖」,但他始終能在書中找到信念,成為真正的強者。

很認同白巖松的一個觀點:

你會遇到很多煩惱的事情,苦難會折磨人。不過書讀多了讀出智慧,總可以好好地,正確地去面對各種各樣突如其來的苦難。

只要有書在手,即使自己身在泥潭,也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只要有書可讀,即使生活一地雞毛,也依然擁有對抗苦難的力量。

讀書的意義,或許正如楊瀾所說:

「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

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

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

同樣的后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讀書,是世上第一等好事

《認知覺醒》中說,人這一生有三次重要覺醒:

第一次是從固定思維覺醒成成長思維,不再抱怨命運,相信自己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可以通過方法和努力去改變的。

第二次是從利己思維覺醒成利他思維,一切物質回報的果,皆來自于對他人創造價值的因。

第三次是從黑白認知覺醒成系統認知,不再以簡單的是非對錯,去解釋發生的一切,接受這個世界是復雜且不確定的。

從思維的上升到認知的通透,從氣質的提升到談吐的改變,讀書,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永遠記得:讀書不一定能讓你擁有富庶的生活,但可以擁有富庶的生命。

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增長的見識,提升的閱歷,都會成為人生中最美好的事。

愿你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不畏歲月,永遠坦蕩。

「大傻」成奎安兒子涉嫌藏910克大麻被捕,其子一年半前交通事故離世
2023/09/21
去世7年了,回看喬任梁父母如今現狀,才明白他為何會選擇自盡
2023/09/21
長得「歪瓜裂棗」,整成「花容月貌」,這5位女星都靠臉逆天改命
2023/09/21
王詩齡準備考牛津大學,再看李湘王岳倫,比起有錢,我更羨慕這點
2023/09/21
86歲女港星自曝已交代身后事,身患重病無兒無女,將捐所有家產
2023/09/20
成龍兒子現身新加坡,曬千萬豪車臉頰發福,疑結婚有娃長相似爺爺
2023/09/20
母癱瘓驟逝!八點檔男星「來不及見最後一面」哽咽:太快了 「拍下母子合照」忍淚辦葬禮
2023/09/20
機密協議書曝光!李玟大16歲老公「認了婚內出軌」 知情人怒「3大罪狀趕出家門」:極盡羞辱
2023/09/20
一個披荊斬棘,一個宣布結扎:港圈最倒霉偶像組合的前世今生
2023/09/20
坐牢誤入武行!他演惡人爆紅成為「反派武打明星」 54歲患病去世「兩房妻爭奪遺產」葬禮都不出席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