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
明星娛樂
家庭
職場
追憶歷史
全部
    
一個人爲什麽對親人脾氣差,對外人和氣?原因讓人沉思
2022/09/21

幾天前,有個讀者來跟我抱怨說:自己的丈夫,對外人客客氣氣,禮貌恭敬,經常以笑臉迎人。

可回到家中,儼然換了一副模樣,稍有不順就擺臉色,動不動就發脾氣。

其實,這類「窩里橫、外面慫」的人還不少。

家人,明明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可為什麼,有人總是把好脾氣留給外人,而把壞脾氣留給家人呢?

原因很簡單,離不開下面這幾點。

01

對家人脾氣差,因為不會付出代價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退行。

指的是,當人們遇到挫折時,會放棄已經習慣的成人方式,轉而退化到用小孩子的方式,去回避現實,擺脫痛苦。

在潛意識當中,我們認為家人是安全的。

無論說了多難聽的話,做了多出格的事兒,家人都會無條件原諒我們。

所以,才會有恃無恐,肆無忌憚地沖家人發脾氣。

而這一切,只不過是仗著家人愛我們,在乎我們罷了。

前段時間的熱播劇《人世間》,有一幕場景讓人印象深刻。

喬春燕被單位要求一晚上搬完家,把房子還回去。

她很生氣,也很委屈,但這些情緒她沒辦法沖單位撒,所以就撒到了家人身上。

兒子只是弱弱地跟外公吐槽了句:「我不喜歡住小房子」,喬春燕的脾氣一下子就上來了。

她喊著說:「不喜歡住這兒就G,你媽沒本事,只能讓你住這兒。」

喬春燕的爸爸勸她:「你嚇著孩子了,你說你跟孩子較什麼真呢?」

▲電視劇《人世間》

這一勸,更激怒了她,她沖著爸爸吼道:

「您少抽點ㄧㄢ吧,別回頭像德寶他爸一樣得病了,家里的事已經夠多了。」

▲電視劇《人世間》

喬春燕的媽媽在收拾東西,只是隨口說了句:

「這個筐還挺新的,咱們帶上吧,扔了怪可惜的。」

喬春燕立馬將矛頭轉向了媽媽:

「曹德寶,別搬了,這些家具都送人吧,實在沒人要扔馬路上,讓人撿去。

給我媽騰點地,放這些破筐,爛柜子什麼的。」

▲電視劇《人世間》

聽過一句話: 「這個世界上所有包容你壞脾氣的人,都是最在乎你的人。」

發脾氣,是需要成本的。

而很多人之所以把最好的一面留給外人,把最糟糕的一面留給家人,就是因為他們知道:

對家人發脾氣,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

因為,家人會無條件接受你的壞脾氣,他們,會包容你,忍讓你,理解你。

但這,其實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就因為,惹家人不需要付出代價,所以就卸下偽裝,把家人當成出氣筒。

說著傷害家人的話,做著傷害家人的事。

可還是想說:

家是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地方,并不是你壞情緒的發泄場所。

生而為人,誰都有情緒上來的時候。

我們可以發脾氣,但不該把所有的壞情緒,都留給家人。

02

對外人和氣,因為外人不會慣著你

網友@三倍氫二氧一分享過一個故事:

中秋節的時候,她和嫂子站在客廳聊天。當時,嫂子懷孕4個多月。

她姑的孫子,一個身高1米4,體重120多斤的四年級男生,突然從背后使勁推了嫂子一把。

嫂子一聲驚呼往前倒去,幸好她站得不遠,急忙用全力架住嫂子,才沒有摔倒。

事后,她們一家質問熊孩子,為什麼要推人?

熊孩子滿不在乎地說:

「我看電視上孕婦摔了會小產,我就想看看推倒她會不會也小產。」

▲圖片來源:知乎@三倍氫二氧一

聽了這話,她們一家都氣得不行。

然后,她左手拖把桿,右手搟面杖,左右開弓把熊孩子從餐廳干到客廳,并把熊孩子趕出了家門。

后來的故事是:

過年的時候,熊孩子就是不肯來她們家。

在奶奶家見到她溜著墻根就走了,并且不敢再靠近她嫂子半步。

▲圖片來源:知乎@三倍氫二氧一

當然,分享這個故事,并不是提倡上手。

而是想說,就連親戚都不會慣著你,更別提外人了。

你可以在家人面前,撒潑任性發脾氣,但社會不是你爸媽,沒人會慣著。

在某檔節目中,主持人問周國平:

為什麼我們都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留給最愛你的人?

周國平的回答是這樣的:

因為你知道外人不會慣著你,可能反手就是一巴掌。而你也知道家人不會離開,所以才有恃無恐。

人的天性,是趨利避害的。

外人不會慣著我們,所以不敢惹,態度會客氣,情緒會溫和。

有時候,還會因為過于討好和卑微,被奚落,受氣。

但就算在外面受再多的氣,也不敢輕易沖別人發脾氣。

不是沒有脾氣,而是明白,為了生活,有些時候不得不低頭。

發泄情緒只是圖一時痛快,背后的代價有可能超出我們的想象。

家人卻不同,他們了解你的經歷,懂得你的難過。

即使你沖他們動怒,他們往往也會站在你的角度,體諒你、理解你。

但這,并不是每個人一再傷害家人的理由。

傷害雖然可以隨著時間而淡忘,但傷痕依然還在。

禮貌和尊重,溫和和柔軟,也應該留給家人一點。

03

最難的教養,是對家人和顏悅色

還記得上學時讀過的那個故事嗎?

女孩和媽媽又吵架了,一氣之下,她轉身向外跑去。

走在冷風中,饑寒交迫的她,停在一家面攤面前。

面攤老板是一位和藹的老奶奶,看她可憐,給她端來一碗餛飩和一碟小菜。

她滿懷感激,剛吃幾口,眼淚就掉了下來。

老奶奶問她怎麼了,她就把跟媽媽吵架的事兒說了。

聽完后,老奶奶說了一段話:

我只不過煮了一碗餛飩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那你媽媽煮了十多年的飯給你吃,你怎麼不感激她呢?為什麼還要跟她吵架?

人,有時候真的很奇怪。

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一點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卻對家人一輩子的恩情「視而不見」。

不僅沒有感激,反而認為是理所當然,甚至肆意消耗著家人的愛。

但這世上并沒有所謂的理所當然,所有理所當然的背后,只不過是有人在默默愛著你。

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伴侶。

我們可以感激別人的付出,卻做不到看到并感激家人的付出。

對待家人,更多的是百般挑剔,是有恃無恐,是熟視無睹。

網上看到一句話:

「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是種教養。」

一個人,在外的好脾氣,可能是生活所迫,是處世的圓滑。

而在家的好情緒,才是真正深入骨髓的修養,也是一個人最難的教養。

家人,是這個世界上,陪伴我們時間最久的人。

他們也值得被用心守護,好好對待,而不是承受著自己的壞脾氣與爛情緒。

余生,請善待自己的家人。

不要只把禮貌留給外人,把壞情緒留給愛你的人。

04

如果說,「一個人對家人脾氣差,對外人和氣」,是一種人性的弱點。

那麼,該如何克服這一弱點呢?可以從這兩方面來努力:

對待外人:

與人為善,是一種態度

與人為善,是與他人交往時,應有的態度。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們溫柔以待。

如果遇到不友好或者算計你的人,可以參考第2點。

學會說不,是對自己的尊重

面對自己不想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學會表達自己的態度,也很重要。

每個人,都有拒絕的權利。

并不是,他人說什麼,我們就要做什麼。

不取悅他人,不委屈自己

不管是人際交往,還是說話做事,只要自己沒錯,就沒必要過分遷就別人。

尊重自己的內心,多取悅自己。

而不是活在他人的期待和評價里。

對待家人:

別把壞情緒帶回家。

對每一個人來說,不對家人發脾氣是最基本的責任。

在外面遇到委屈和難過時,我們可以先把情緒處理好再回家。

而不是把壞情緒帶回家,把家人當做出氣筒。

要懂得換位思考

與家人發生矛盾時,不妨換位思考一下:

家人的出發點是什麼?是為我們好嗎?如果是,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溝通?

經常做到換位思考,一個家庭的矛盾會減少很多。

情緒,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你的壞情緒,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變復雜。

同時,傷害到最愛你的人。

要知道,脾氣誰都有,拿出來是本能,壓下去才是本事。

主持人梁繼璋寫過這樣一段話:

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你一定要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我們愛與不愛,都不會再相見。

家人是用來愛的,不是用來傷害的。

往后余生,愿每個人都能善待家人,與他們溫柔相處,度過圓滿幸福的一生。

演過多部夯劇!51歲資深男星驚傳「爬山昏倒猝逝」 兒悲痛證實「去年才做過手術」:以為沒很嚴重
2023/09/28
「華為千金」姚安娜,住著5億豪宅,還有私人飛機,卻非要當明星!
2023/09/28
101歲物理學家楊振寧:小54歲的翁帆真好!女兒夸繼母是善良姑娘
2023/09/28
劉真走後3年!辛龍傳「已搬離台北的家」就此神隱 昔大咖證婚人「心疼曝近況」
2023/09/27
中南海「最美女保鏢」!貼身保護敘利亞夫人,「撞臉明星」月入百萬
2023/09/27
7位女明星,個個如花似玉,卻鮮花插在牛糞上
2023/09/27
56歲初代「瓊瑤女郎」何音曬照為兒子慶生,20歲黃博遠大眼帥氣像媽媽,與黃志忠已斷聯
2023/09/26
富二代馮紹峰愛情大揭秘,共有8段愛情,與倪妮林允戀情最為轟動
2023/09/26
68歲周潤發在菜市場用餐!桌上菜品樸素,穿著運動服肌肉發達,與粉絲合影,網稱贊:有禮貌!
2023/09/26
再婚23年!男星爆「89億財產全給她」同框好甜蜜 太太退圈「陪兩個女兒禮佛」
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