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港姐」鄺美云:不婚不育專注搞錢,賺了5億后,如今怎樣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影視業生機勃勃,繁榮閃耀。
指征之一便是港姐的選舉。
她們容貌不俗、身姿搖曳、或清純或嫵媚,成了香港娛樂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港姐們的出身大多并不好,對于被選中的佳麗而言,「港姐」的身份無疑是跨越階層的敲門磚。
憑借驚人的美貌,有人嫁入豪門,比如朱玲玲,黎姿。
有人將美貌折現,投入大佬懷抱,比如蔡少芬、袁詠儀、李嘉欣。
有人則在影視圈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比如鐘楚紅、張曼玉。
與她們相比,鄺美云選擇了另外一條路:
不嫁豪門,不留戀娛樂圈的流光溢彩,自己闖出億萬身家,活成女王。
01
上天并沒有給鄺美云一把好牌。
她出身貧窮。
小的時候,和十幾口人擠在一個30平的房子里。
她和阿姨住在閣樓上,因為閣樓太過矮小,她只能爬著進入,連翻身的空間都沒有。
所以,晚上聽到老鼠和蟑螂的聲音,她只能忍耐,而不能起身去趕。
她的父親投資失敗,母親在她14歲的時候因為患血ㄞˊ 和乳ㄞˊ ,36歲便早早離世。
上天沒有給鄺美云富裕安康的家庭,但給了她一顆樂觀的心。
這也是她未來能活成女王的根基。
母親去世后,所有人都在可憐她和弟弟,但鄺美云從來不覺得自己可憐。
因為她還有飯吃,有地方住,有學上,這對她來說,已經足夠好了。
有人看到她爸爸和別的女人一起吃面,愈加可憐她,因為她可能很快就有后媽了。
對于自己可能有后媽的情況,鄺美云想都沒想就接受了,順便安慰弟弟:
如果這個女人對我們好,我們可以和她好好相處;如果她對我不好,妳也別怕,還有我。
好在這只是一場虛驚,爸爸并沒有給她和弟弟帶一個后媽回來。
身在泥淖中的人,一般看周圍都是爛泥,但鄺美云的性格恰好相反,她先看到的是淤泥中腐殖質蘊含的營養,以及未來開遍荷塘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
母親去世后不久,鄺美云為了養家,開始工作。
小小年紀又無社會經驗的她不知道什麼適合自己,她便選擇進入廣告行業。
因為做廣告可以接觸各行各業的人,她準備先觀察觀察,再決定以后的路怎麼走。
也正是因為這個決定,讓她認識了人生中第一個貴人—— 遠東發展集團少東家邱達成。
邱達成原本是鄺美云的客戶,交往中,邱達成見鄺美云頭腦靈活,業務能力出眾,還是個大美人,便將她招攬到自己公司。
鄺美云也不負所望,19歲便成了遠東發展集團的公關經理。
同時,也正是因為邱達成的推動,鄺美云才參加了港姐比賽。
邱達成的本意是通過鄺美云參選帶動自己公司的業務。
但不成想,鄺美云一路通關,獲得亞軍,與無線簽約。
02
香港著名的女作家亦舒師太塑造過不少港女的形象。
這些女性形象,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一是不會愛情大過天,相對于沉迷虛無縹緲的愛情,錢對她們來說或許更重要,比如朱鎖鎖和喜寶。
二是追求獨立,不做依靠男人的菟絲花,而是活成舒婷筆下的樹的形象,比如蔣男孫和唐晶。
鄺美云就是典型的亦舒女郎:從來不會為男人要死要活,而是專注修煉自己,綻放璀璨光芒。
因為她知道,女人能夠依靠的,終究只有自己。
鄺美云面容姣好,氣質上佳,還有一條逆天的大長腿。
港姐比賽問答環節,她機智地化解了令人尷尬的問題,博得滿堂彩。
她的表現,令豪門公子哥 鄭家成折服。
鄭家成是珠寶大王 鄭裕彤(周大福就是他家的)的小兒子,周大福也是此次比賽的贊助商。
近水樓台先得月,比賽一結束,鄭公子就對鄺美云展開了熱烈追求。
這段感情持續了四年,兩人已經到了排期注冊,馬上結婚的地步。
可就在結婚前夕,鄭家成被拍到和其她女星幽會,爆出了緋聞。
這種情況如果放在別的女人身上,可能就容忍了。
畢竟距離豪門也就是臨門一腳的事情,就算外面彩旗飄飄,也不影響她在家里紅旗不倒。
更何況,和女星鬧緋聞的豪門富商不要太多,就連賭王的女婿 許晉亨也不例外,更不用說坐擁后宮的 劉鑾雄。
可鄺美云忍不了,她果斷和鄭家成分手。
即使對方挽留,她也絕不回頭。
多年后,她說:「我很看得起我自己,不需要和別人爭。」
她可以和別人爭生意,但絕不會和別的女人爭男人,那不體面,也沒尊嚴。
和鄺美云分手后,鄭家成與「靚絕五台山」的 藍潔瑛有過短暫交往。
不同于鄺美云在感情中的獨立與果斷,藍潔瑛則是這段感情中做小伏地,取悅對方的人。
只是,妥協是留不住男人的,沒多久,鄭家成就和她說了拜拜。
也正是那段時間,藍潔瑛開始被傳出有「瘋病」。
對感情的態度不同,也讓鄺美云和藍潔瑛的人生變得天差地別。
鄺美云雖然沒能成為鄭家的兒媳,但鄭裕彤對她格外賞識,不但教她做生意,後來鄺美云開珠寶店,鄭裕彤還是她最大的原石供應商,開幕當天他還親自到場幫忙站台宣傳。
鄭裕彤過世時,鄺美云以至親好友的身份前往拜祭。
至于鄭家成,雖然沒能和鄺美云結成夫妻,卻讓兒子 鄭志桓做了鄺美云的干兒子,也算是一家人。
可反觀藍潔瑛,在人生最低估的時候,鄭家也對她不聞不問。
所以,女人啊,先看得起自己,才能被別人看得起。
03
雖然簽約了無線,但不像張曼玉、鐘楚紅影視資源不斷,鄺美云做演員的時間并不多。
這并不是因為她不能,而是因為她不愿意。
她一直覺得做演員是吃青春飯的,即使可以一時熱鬧,卻對長久的人生并沒有多少助益。
所以,她放著女主角不演,反而自請去主持節目。
和當初進入廣告行業一樣,做主持她可以接觸不同的人,她希望自己可以借此學到什麼。
觀察鄺美云一路的選擇,可以發現:
她是一個非常有危機感的人,永遠在為未來做準備。
她有野心,但不貪戀當下的繁華。
正是因為如此清醒,後來的每一步,她才能踩在對的地方。
轉折點在1983年。
一次演出中,張曼玉的嗓子突然出現了問題,鄺美云被安排在幕后為她代唱。
這次李代桃僵,讓鄺美云敲開了樂壇的大門。
她先是應遨擔任 關正杰演唱會的嘉賓,之后簽約寶麗金成為歌手。
寶麗金在音樂圈是一方霸主, 譚詠麟、張學友、李克勤、黎明、張國榮、周慧敏、王菲都是其旗下歌手。
1985年,鄺美云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再坐一會》,銷量超越雙白金。
1986年,她獲得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新人銅獎。
那些年,她唱過《容易受傷的女人》《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還把事業拓展到內地,三次登上央視春晚。
作為歌手,鄺美云的成績是耀眼的。
但,她的腳步從來不會因浮華而停止。
1997年,在歌唱事業的高峰,她毫不留戀地宣布退圈,轉而去美國攻讀珠寶鑒證文憑課程。
三年后,鄺美云考取文憑,正式成為珠寶鑒證專家,并大手筆地斥資5000萬在寸土寸金的遠東金融中心開設了個人珠寶店。
鄺美云對數字很敏感,對投資也很有一套。
在當歌手期間,鄺美云幾乎把賺來的所有錢都投到了房產上。
那時候,香港的房子還很便宜,而且可以做九成按揭。
最多的時候,鄺美云同時供10套房,月供高達七位數。
為了還房貸,她輾轉于美國、加拿大演出賺外快。
1996年,她將房子脫手,不但大賺一筆,還躲過了1997年的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來襲后,香港樓價跌到最低時,鄺美云又再次出手。
經此一役,鄺美云被媒體稱為 「香港炒樓女明星第一人」。
後來她開設的珠寶店,進入美容行業,也做得風生水起。
2002年,她又斥資3000萬在上海開設了牙科連鎖式診所。
由于投資有道,鄺美云攢下了5億身家。
雖然沒嫁豪門,可她自己就是豪門。
04
接受魯豫采訪的時候,她被問到:「妳眼中的愛情是什麼?」
她回答:「我覺得愛情,不算什麼。」
除了鄭家成之外,被鄺美云承認的還有三段感情。
但不管愛的是誰,鄺美云都不曾在情愛中迷失。
1987年,她開始與地產大亨 劉思仁的兒子 劉坤銘交往。
這段戀情持續三年之后無疾而終。
雖然戀情無果,可有劉坤銘指導,她投資的能力又上一層樓。
1996年,鄺美云與 呂良偉相戀并閃婚。
他們在麗晶酒店筵開60席,并由 鐘麗緹做伴娘,展昭 何家勁做伴郎, 還有電視台全程直播。
但這段婚姻結得快,離得也快,只維持了八個月。
兩人結婚的時候只辦了婚禮,并未注冊,原本計劃過幾個月注冊,可沒想到,還未等到那一天,婚姻就走到了盡頭。
所以,從法律上看,鄺美云并無婚史。
對于這段婚姻,呂良偉在自己的自傳中說:
「我失去了一個無話不談的朋友,得到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婚姻。」
鄺美云則說:幸好在注冊之前就發現不合適,不然還要辦手續,多麻煩。
2012年,鄺美云經人介紹認識了恒基兆業地產高層 林達民,兩人交往兩年半,以分手告終。
對于戀愛細節,鄺美云很少向外說,而且不出惡言,只有祝福。
她說:對方過得不好,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他不好,不是證明妳很沒有眼光嗎?
每一次分手,她都不會大悲大慟,而是收放自如。
她玩笑似地說,如果特別難受,會給自己三天時間哭一下。
理由竟然是: 如果不難受一下,別人會不會覺得很奇怪呢?那就哭一下,表示自己是有感情的。
05
哪怕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人,鄺美云也從來沒有想過將就。
她說,自己會像挑珠寶一樣挑男人。
而且相信,未來的某一天,自己會遇到一個很好很好的人。
在鄺美云的世界里,愛情從來不是全部,
愛情來的時候,她好好享受,愛情離開的時候也不挽留。
因為,萬事可爭,唯有情感是爭取不來的,即使爭回來也是被污染的,沒多大用。
鄺美云的媽媽因為ㄞˊ 癥,只活到了36歲。
ㄞˊ 癥有遺傳性,鄺美云一度擔心自己的壽命也會在36歲終結。
做歌手的時候,因為過度勞累,她頻繁進醫院。
魯豫問她,特別累的時候會不會想找個男人嫁了?如果嫁了還會有後來的珠寶生意嗎?
魯豫的設問,有一個潛意識的答案:鄺美云曾想過一嫁了之,如果嫁人了,也就沒有後來的生意了,而是選擇做一個養尊處優的闊太太。
但鄺美云給了她另一種答案。
她說,如果那時候嫁人了,珠寶生意會做得更好,因為會有更多的資本。
妳看,這就是鄺美云與眾不同的地方。
她一再強調,女人要自力更生。
這是一個窮苦小女孩闖蕩大半生的經驗總結。
如今的鄺美云,住在環境優美的私宅別墅里。
她不時宴請三五好友,和狗狗親密相伴,活得精致又愜意。
擁有足夠的財富之后,她開始為社會做貢獻。
她設立助學基金,捐建幾十所希望小學,超過十萬學童受惠。
2011年,郭美美事件發生后,紅十字會聲名狼藉。
鄺美云卻向紅會捐款960萬,這是郭美美事件后,紅會收到的首筆大額捐助。
她還是港區的人大代表,在北京開會期間,她多次為「愛國者治港」發聲。
數十年的時間,從職場白領到演員,從演員到歌手,從歌手到商人,鄺美云不斷嘗試挑戰各種可能性。
她以時光為刻刀,將自己雕琢得驚艷歲月。
并讓我們明白,紅顏易老,但女王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