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曾經說過:「人花了兩年學說話,卻要花上一輩子來閉嘴。」
會說話是一門藝術,能管住嘴是一門技術。
管不住自己的嘴,說了不該說的話,可能與人結仇,讓自己無路可走。嘴巴容易傷到人,毀掉自己的一生。
可有很多人認為會說話才是重要的,然而,還有另一種能力也很重要——學會閉嘴。
真正聰明的人,他們都只會用閉嘴代替解釋,用無聲消除煩惱,看破也不說破,看穿并不揭穿,嘴上不說,心中自有判斷。
謹言慎行,是為人處世的態度
這世間有哪種武器,不會在你身上留下傷痕,卻能在心上投下永不散去的陰影,甚至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是語言。
舌雖無骨,亦能傷人,文不能言,字字誅心。
說者無意,聽者無心,有時候一句脫口而出的話,不僅傷害別人,而且毀了自己。
學會說話,是藝術;學會閉嘴,是一種能力。如果學不會與人交往的話,那不如懂得適時地謹言慎行,把它變成一種態度。
電視劇《大長今》中,我們都特別羨慕長今,每一次在生死關頭到來之際時,她總會有貴人相助,逃離危難。
但是卻沒有人知道,長今的幸運雖然重要,最關鍵的還是她明白謹言慎行的道理,身處皇宮,禍從口出容易招來殺身之禍。
謹言是一種態度,真正的智者,總是會少言少語,不會隨意說出脫口而出的話,自信就是他們最大的底氣。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與其做愚蠢的人,不如做聰明的笨人。」
民國才女張愛玲的一生既坎坷又悲慘,愛情、友誼都是她望而不得的。
在她一生中主動絕交的朋友有三個,其中一個,就是她的摯交好友炎櫻。
說到底,絕交的原因是炎櫻不懂得適時的少言。
據說兩人感情很好,張愛玲還為她做了專門的「炎櫻語錄」,里面記載了炎櫻說過的有趣的話。
但炎櫻有一點不好,她總喜歡在張愛玲落魄時,炫耀自己的好,說些令人不愛聽的話。
在美國的那段時間,張愛玲生活困難,經濟潦倒,每次來看望自己的炎櫻總是說自己既有錢,又會賺錢。
張愛玲丈夫去世多年,炎櫻又會在書信中寫到自己與丈夫是幸福快樂的。
時間久了,兩人的交流就出現問題,最后張愛玲無法忍受,索性與她絕交。
英國詩人本瓊森曾說:「語言是能暴露一個人。」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有由自己脾性隨意說話,以為這是直率,卻不知這是一種低情商的表現。
適時的少言,是一種風度。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說無意義的話,則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
所謂「水深不語,人穩不言」,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閉嘴沉默,是一個人難得的修行
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麼人越大,話就越少?」
高贊回答:「因為吃夠了說錯話的虧。」
俗話說得好:「良言三冬暖,惡語六月寒。」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在多年不見的同學聚會上,班長給大家拉了個群,方便聯絡和交流。
有一位女同學,她最得意的是自己的女兒,逢人就向別人炫耀多麼優秀,多麼漂亮。
因此,同學群剛建好,她就把自己女兒照片和獎狀的圖片,迫不及待地發上去。
大家看到后,都紛紛稱贊:「真優秀,真棒,長得和大明星一樣。」
看著大家夸贊的話語,她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滿足,之后更是勤快地往群里發女兒所做的事,成為了「炫女狂魔」。
每次的炫耀,都讓大家極為反感,直到自己的女兒考上了清華大學,她說了這樣一句話:「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就是高端,大氣!」
最后,班長把她踢了出群,并且拉黑她,以后的同學聚會上,也不再邀請她。
她知道后,還一臉委屈,自己只是分享喜悅,并沒有做什麼過分的事情,就遭受如此粗暴的對待。
馬克吐溫說過:「一個人最危險的敵人,是她自己的口舌。」
說話得體,讓人如沐春風;口不擇言,就像一把無形的刀,成為刺傷他人的利劍。
比起會說話,懂得閉嘴沉默,才是一個人最難得的修行。
李奶奶今年已經60多歲了,丈夫去世的早,兒女們都去工作也不在身邊。
她是個熱心腸的人,唯一讓人覺得不好的地方就是話多,可她認為自己性格直爽,是一種好事。
李奶奶樓上住著一對夫妻,男的叫阿木,女的叫茜茜,很喜歡吵架,每天都會為了一點小事爭吵。
有一次,李奶奶和自己的小姐妹在跳廣場舞,恰好看見了阿木和一個年輕女孩子在咖啡館外面有說有笑的,分別時還互相擁抱。
李奶奶看到了這一幕,就趕緊跑去找茜茜,把這件事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
茜茜夫妻關系本來就很差,再加上李奶奶的話,兩人關系更加差勁,吵著鬧著要失婚。
直到有一次,李奶奶知道都是自己誤會了,原來那個小姑娘不是阿木在外面的什麼小三,而是他的表妹,阿木知道真相后,也快速地搬家了。
慢慢地,街坊鄰居開始疏遠李奶奶,既不和她打招呼,也不愿意和她一起跳廣場舞了。
李奶奶還替自己抱不平,明明自己看到的都是事實,說的也沒錯,怎麼反而還是自己的錯。
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耳朵,聽到的不一定是真話。只憑自己看到的或者認為的事情胡編亂造,結果并非如此。
無論關系親密還是疏遠,說話都要有尺度,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對不同人用不同方式。
做人,除了張嘴說,更要懂得適當閉嘴。
適當地選擇閉嘴,是更高的智慧,有時候無言勝有言。
管住嘴巴,才是大智慧。
學會閉嘴,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晚清重臣曾國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重要人物,被后人稱為「半個圣人」。
年輕時候的他在剛入官場時,也曾處處碰壁,被人使絆子。
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他口無遮攔,常常因此得罪同僚,或者更高級的官。
有一天,參加同僚邀請的宴會,曾國藩酒后失言,說出的話讓每個人都很不愉快。
次日,曾國藩回憶起昨日的事,很是羞愧,去向對方登門道歉,可是卻始終不開門。
自此之后,曾國藩開始深刻反省自己,給自己立下一條「戒多言」的戒律。
他曾在日記中寫道:「每日言語之失,真是鬼蜮情伏。」
一個人若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不僅容易惹人討厭,還會為自己招來災禍。
穩重的人,雖不多言,卻會受人尊敬。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流水喧嘩,深水沉默,學會閉嘴才是最大的本事。」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學會閉嘴。
學會說話,是一種本能,學會閉嘴,是一種修行。
生活中,總有些人,說話不過腦子,也不顧及旁人,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也不掌握好說話的尺寸,把口無遮攔當成性格直爽,卻不知,那只是你沒有素質的表現罷了。
看過一句話:
刻薄嘴欠和幽默是兩回事,口無遮攔和坦率是兩回事,
沒有教養和隨性是兩回事,輕重不分和耿直是兩回事。
常言道:「靜坐常思已過,閑談莫論是非。」
如果能夠做到這點,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凡事三思而后行,凡所言三思而后說,這樣才會讓大家都舒心自在。
最后也請記住,守住嘴,就是守住人生的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