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號晚,媒體傳出悲痛消息,佛光山開山宗長釋星云(星云大師)不幸于晚間圓寂,耆壽96歲。
消息傳出之后,各界人士紛紛發文追悼,據悉他不僅僅是一位佛教大能,而且還涉及多個領域,包括娛樂、美食、以及創辦道場等等。
晚年的星云大師健康狀況頻繁亮紅燈,去世前他原本預定中午洗腎,但早上卻突然一直喘,嚴重到無法進食,隨后醫護人員緊急為其洗腎,這才使得他變得舒緩,下午出院后便返回佛光山,沒想到晚間就傳出悲痛消息。
據悉,星云大師在晚年的時候備受疾病的困擾,這其中包括三高以及各種慢性疾病,所以頻繁出入醫院,弟子則輪流守護。不過星云大師的身體早在2011年的時候就曾發生意外,當時他因為腦中風被緊急送往醫院,好在救治及時。
2016年的時候,星云大師再次因出血性腦中風入院,由于高齡,手術風險非常高,萬幸的是他再次挺過。
96年的歲月,星云大師在各個領域都是拔尖的存在,而且他對弘揚佛法幾乎達到了「癡迷」的境界,第二次手術不到半年便開始飛到大陸弘揚佛法。
回顧星云大師的一生,真的很精彩。
接觸佛緣
星云大師俗名李國深,出生于江蘇。之所以接觸佛學,主要來源于外婆,因外婆常年茹素且篤信佛教,所以便深受其影響。戰爭爆發時,他的爸爸外出經商,由于生死未卜,所以他便跟隨母親外出尋父。
母子兩人走遍京滬一帶都沒有見到父親,就在失望之余,兩人途徑棲霞山,看到軍隊正在出操訓練,于是便好奇駐足觀望,此時身邊出現一位寺廟的知客師,一句「小朋友,你要出家嗎?」
由于自小深受外婆的影響,所以他就不假思索地表示「要阿」。隨后便與母親被帶到山門,當其將這個消息告訴母親的時候,母親的態度自然是反對的。聽聞后,星云大師便隨即淚流滿面,并表示自己已經答應過別人,沒有辦法后悔了。
隨后在師父的勸解和保證下(未來如何栽培他,如何有前途……),這才同意。
12歲的時候于棲霞山寺廟剃度出家,拜上志開人為師,法名悟徹。
這期間,他利用閑暇時光閱讀了大量中外小說和名著,使得他的眼界和心胸有了不一樣的變化,也是自那之后,他喜歡上了文學,并將其當成自己一生的追求。
前往寶島
1947年星云大師從焦山佛學院畢業,隨后于1949年來到寶島。起初的時候遭到很多歧視,甚至餓到吃不上飯,但他并沒有氣餒,反而更加激起了他的斗志,一定要創立好的「寺廟」,普開大門廣接來者,不管什麼地位,什麼身份,一定讓來的人吃飽喝好。
來到寶島之后,星云大師最早的修行地是桃園中壢圓光寺,後來以學僧的身份加入慈航法師創辦的佛學院,但因為各種事情的發生,他被迫與政治結緣。
創立寺廟和佛學院
1963年,星云大師迎來人生的轉機,他與白圣法師等一眾人先后與印度總理以及泰國國王會面,并要求印度釋放700位被捕華人,以及救出2艘高雄漁船。
這一系列的舉動讓其成為話題性十足的人物,第二年便創立高雄壽山寺,以及佛學院,此后三年的時間里,星云大師繼續發力,并于1967年開創佛光寺。
以此為基礎,星云大師隨后在全球設立300所以上寺院道場,并創辦《人間福報》、《人間衛視》,涉及到的領域包括教育、文化、媒體以及慈善。
創辦學校以及榮譽
據悉,星云大師提倡教育,所以從壽山佛學院開始,他就一直致力于教育,先后創辦了16所佛學院,并因此獲得30多個榮譽博士。這其中包括:美國東方大學、智利圣多瑪斯大學、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香港大學、台灣的輔仁大學、中山大學,澳門大學與韓國金剛大學等等。
猶記得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另外,星云大師對于文學也有很高的癡迷度,因此獲得很多版稅,不過他并沒有將其花費,而是成立了教育基金,發掘人才,弘揚佛法。
功德圓滿,希望星云大師能夠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