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常說:恒言平穩二字即可玩,蓋天下之事,惟平則穩。
世人總在求「安」與「穩」,卻忘記了這兩個字是從「慢」和「平」中獲取的。
人生無常,事事無軌。
人慢下來,才能平穩了,心慢下來,才能安順。
太快的人生,是一場災難
我們生活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習慣了以「快」作標準。
時代發展的太快,讓我們誤以為慢下來是種罪過,慢下來就會被社會淘汰。
卻不知,只懂得追求快的人生,是一場災難。
古人說:欲速,則不達。
人生漫漫,有很多事情,急不來。
曾國藩年少時,初入官場。他心懷壯志,但苦于官職低微,無處可以施展宏圖。
于是他四處拜訪達官顯貴,希望能獲得朝堂上紅人們的幫扶,為自己創造機會。
在他焦急等待的期間,有個名叫傅增的官員給他投去了橄欖枝。傅增是皇帝面前的紅人,官居重位。
他對曾國藩說,只要曾國藩做他的門客,就能讓他升官發財。
曾國藩接到信后十分高興,但他的老師卻說,越是遇到「喜事」,越要懂得遲緩。
曾國藩冷靜下來后,想到傅增平日的為人并不友善,在朝中樹敵很多,是太后的眼中釘。
于是他當下寫信婉拒了傅增。
不出所料,半年之后,太后使了計謀弄垮了傅增,許多跟隨傅增的朝廷官員也被一并牽連,下場凄慘。
作家林海音曾說:「要學駱駝,沉得住氣。看它從不著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總會走到的,總會吃飽的。」
一昧追求快的人生,只顧抬頭看天,卻忘記去看腳下的路。
人活一世,不如學習駱駝,不急不躁,一步一個腳印的慢慢去走。
慢下來,你的心就定了。慢下來,你人生也就順了。
慢就是快,厚積方能薄發
紅塔集團原董事長褚時鍵先生70歲時開始二次創業。
2012年,諸人還在觀望電商平台的時期,老先生已經沖在前頭,將品牌打響。
在某次訪談中,褚老先生說:我八十多歲還在摸爬滾打,年輕人你急什麼?
此生漫長,人生路,誰也來不了第二次。
做人,要走慢一些,看細一些,才無愧于來這人間走一遭。
曾國藩這一輩子都與「慢」為伍。
他時常教導后人,做人,要從「三慢」做起:一是走路慢,二是吃飯慢,三是說話慢。
據后人記載,曾國藩走路時,時常讓人聯想到大象,四平八穩,一步一方。
曾國藩中年帶兵打戰,也管用「慢辦法」。
每當他在駐扎到一個地方時,他都會吩咐將領挖出土壕,戰壕的壁壘如同鐵桶樣厚實。
這種看似笨拙的辦法,卻讓敵方十分頭疼,易守且難攻。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人生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在破除障礙之前,不妨先慢下來,沉淀心性,調整自己。
余生,磨好心中的那柄柴刀,不管前路是山林還是荊棘,都可以鏟除。
∇
我很喜歡《春嬌與志明》里的一句話:「我們又不趕時間,有些事情,不必一夜就做完」。
人生是一場無法回頭的旅程,慢下來,生命的細微處將被放大。
今生很短,不如去放慢時間,放慢腳步。
去見山、去見花、去見草木叢生,去細細品味這百味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