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多年前,英國社會主義學家歐文提出了 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自由支配的著名「 三八理論」。
命運最公平的事,就是給每人每天「三個八小時」,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怎樣利用好這同樣的時間。
恰如英國物理學家赫胥黎所說:「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24小時;但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24小時。」
成功有跡可循,在人生這條賽道上,決定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往往就藏在他每天這「三個八小時」當中。
工作8小時:決定你走多「遠」
電視劇《歡迎光臨》里年輕的農村女孩豆子,由于學歷不高,來到北京后,她只能當一家酒店的客房服務員,但為了更好地在一線城市立足,她在工作上比任何同事都要積極用心。
上班時,她除了高效完成本職工作外,還會利用多出來的時間熟讀工作流程,學習酒店管理、酒店急救等工作技巧。
不久,她憑學到的急救技巧,成功救下一位被葡萄噎著的女顧客,也因此被評為「客房部優秀員工」。
在得知客房部領班離職后,她不僅向經理毛遂自薦,而且還自愿在試職領班期間,繼續領著服務員的工資。
經理被豆子的真誠和敬業感動,決定給她一個月的試用期。
在這一個月里,豆子不光收服了手下難以管理的員工,而且還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給顧客帶來了更優質的服務。
豆子對工作的努力和熱忱,經理一直甚為欣賞,所以在他升任總監后,便大力舉薦豆子當上了客房部經理。
豆子的穩打穩扎、對工作的認真用心,終于助她開拓了屬于自己的事業之路。
前哈佛大學校長德雷科·鮑克說過:「不要計較你開始上班時老闆支付給你的薪酬,你應該看到從薪酬背后所得到的東西。」
工作八小時內求生存。
有些人僅僅把工作當糊口的工具,老闆付多少薪水,他們便干多少活,更有甚者嫌棄工資低,對工作敷衍了事,這些人在工作上往往難有作為。
而 真正成功的人,卻把工作當成修煉,他們不是不在乎薪水,而是更在乎從工作中收獲到的經驗和成長。
他們把工作做到極致,既能為公司增加效益,又提升了自己的實力和價值,在事業路上,他們自然最受青睞,也是走得最遠的人。
睡眠8小時:決定你走多「穩」
美國學術雜志《細胞》曾發布一項研究:
哈佛大學醫學院,曾對果蠅做了睡眠實驗,把果蠅放進恒溫的籠里,而籠里的溫度剛好讓果蠅喪失睡眠能力。
這項實驗持續20天后,這些不眠不休的果蠅竟然全部死亡,比它們的正常壽命縮短了一半。
實驗證明,由于長期缺乏睡眠,不僅會加大對身體的危害,還有可能波及性命。
睡眠專家Walker教授在《我們為什麼睡覺》里也寫道: 「睡眠比飲食和運動更重要,如果剝奪一個人睡眠、食物、運動24小時,睡眠的傷害最大。」
可以說,健康的身體離不開高質量的睡眠。
而為了提高大眾的睡眠質量,《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2》里便提出,讓全民踐行「118」健康睡眠理念,即「晚上11點睡覺,睡夠8小時」。
可是,生活在現代社會之中,想睡又睡不著,睡了又睡不好,早已成為很多人生活的常態。
該報告指出,導致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工作和學習,擠占了睡眠時間,以及失眠等睡眠障礙,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看手機或上網拖延了入睡時間。
很多人睡不著,手機一拿,要麼刷視訊,要麼玩游戲,結果越看越興奮,導致更難入睡。
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他們的睡眠質量變得更差,身體也出現更多的毛病。
那些犧牲睡眠時間換來的短暫快樂,最后竟成為傷害身體的利器。
想起一句話:「人這一輩子,比拼的不是誰更有錢,而是誰走得更穩更久。而支撐人走得更穩的,首要就是健康。」
健康的身體,才是一個人行走世間最穩固的支撐。
保證充足睡眠,當體力和精力恢復好了,才能以更健康和飽滿的狀態,去面對人生的風雨,追求喜歡的生活。
閑暇8小時:決定你走多「久」
著名商業顧問劉潤說過:「每個人每天24小時,8小時上班,8小時睡覺,剩下8小時,才是決定你一生的時間。」
閑暇定終生。
如果說,努力工作賺取的收入,能夠保障我們過好現在,那麼閑暇時間的折騰,則有可能帶我們走向千差萬別的未來。
有些人,用閑暇時光放縱娛樂,時間一久,耗費體力心神,結果越閑越頹廢;
而有些人,卻利用閑時為自己增值,沉淀蓄力,為人生這場長跑做足準備。
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在還沒寫作以前,只是一位普通的電子工程師。
由于工作并不繁忙,每天下班后,劉慈欣無以消遣,竟迷上了打牌。
有次他跟同事打牌,一晚便輸掉了整個月的工資。
最后他頓時醒悟,假若再過這種打牌消遣的日子,遲早會毀掉自己。
恰逢當時,科幻小說在國內興起,大量作家初露鋒芒,于是他決定提筆嘗試。
也得益于過往大量的閱讀積累,他創作的短篇作品,沒多久便在雜志上發表。
這讓他大受鼓舞,自那以后,工作之余,他便把時間都用于寫作,也逐漸收獲了不少名利,而長篇小說《三體》的橫空出世,更為他帶來無數的榮耀。
那些揮筆而就的閑暇時光,終為他的事業,開辟了一條新的康莊大道。
胡適先生曾說:「一個人的前程,全靠他怎樣利用閑暇時間。」
人生如同跑馬拉松,勝負的關鍵,是有持久跑下去的能力。
利用閑暇,多培養一項興趣或技能,當生活的風雨襲來時,我們或許便能多一份與之抗衡的底氣,也多一份堅持下去的動力。
查理·芒格曾經說過:「如果你的生活方式是正確的,那麼到了晚年,你只會比年輕時更加幸福。」
得過且過的每一天,都是對自己人生最大的辜負。
人生難得走一回,怎樣活好一天,將決定我們未來過怎樣的人生。
愿你能踏實過好每一個二十四小時,認真工作,好好睡,覺,增值自身,過上健康有意義的生活,活出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