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訴苦之人隨處可見。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那些能夠說出來的苦,并不是什麼大苦,真正極其痛苦的人總是無處言說。
人生苦不苦,每個人都很清楚。有的人有地方吐苦水,有的人卻連吐苦水的地方都沒有。
曾看過這麼一個段子,視訊中有一個受了委屈的小女孩,一邊哭一邊問媽媽:「攝像頭開了嗎?」
媽媽說:「沒開。」小女孩馬上止住哭,抽泣著哄自己:」寶寶不哭,寶寶不哭。」
這個時候媽媽問:「你怎麼不哭了?」孩子說:「爸爸看不到,我哭也沒用,我要等爸爸回來。」
這是孩子的小心思,又何嘗不是成年人的無奈呢。
面對殘酷的生活和冷漠的社會,受了委屈吃了苦的人,如果沒人心疼,就只能自己哄自己,只能憋著不哭,忍著不訴苦。
吃過大苦的人,身上會有以下4個特征,你占幾個?
古人云:「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生活從來不像眼前看到的那麼簡單,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表象,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懂。
沒有經歷過災難的人,感受不到普通的美好,沒有為生活作難的人,不理解賺錢的重要。
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人生在世想要好好生活,沒有錢真的萬萬不能。
吃過缺錢的苦的人,會在接下來的生活中格外努力賺錢,不為大富大貴,只為在磨難再次出現之時,日子不會過得太難。
或許不理解的人會認為,拼命賺錢的人太功利,他們卻不知道在家人生病住院急需拿錢救命的時候,貧窮又是何等無力。
受過窮的人,知道錢財的重要,生過病的人,懂得健康的珍貴,吃過大苦的人,最明白生活的美好。
幾乎所有從低谷中走出來的人,身上都已經沒了傲氣,因為已經見識過世事無常,所以更加虔誠,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平靜。
人越年長越不愛折騰,一方面是性格的改變,另一方面是看透了人生。相比冒險去搏大富大貴,很顯然安定平穩對他們而言更有吸引力。
苦難是對一個人最好的歷練,只有吃過大苦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普通生活的甜。
那些珍惜生活的人,雖然看起來唯唯諾諾小心翼翼,事實上,守住這樣的安穩才是,一個人真正的大智慧。
有一個事情我們必須明白,你身邊那個善解人意的人,并非天生如此,多半是由于自己曾經淋過雨,所以才在陰雨天總想為別人撐一把傘。
同情的基礎是感同身受,一個人如果不能理解別人的痛苦,無論如何也做不到感同身受。所以,那些能夠注意到別人的小沮喪,照顧到他人小情緒的人,多半曾經受過類似的委屈。
吃過大苦的人,能更深刻地理解到「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的深意。
所以他們在與人相處的時候,能夠做到未知全貌,不予置評。更能在別人犯錯之后,選擇包容,而不是大發雷霆。
要知道,一個人,承受的委屈越多,便越善解人意。
苦難是把雙刃劍,可以毀了一個人,也可以成就一個人。
有的人在苦難中成魔,有的人在苦難中成佛。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能夠做到憐憫弱者的人幾乎都曾是弱者,因為吃過相同的苦,才會在身居高處的時候,更能理解底層的難處。
吃過大苦的人,更容易做到換位思考,對他人的疾苦理解得更加透徹,格外憐憫弱者,畢竟,看到別人正在受苦,就會想起曾經的自己。
吃過大苦的人,處世之時帶著更多的體貼,他們有耐心有涵養,除了質量上的優秀,更有情感上的念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