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會遇到一些無奈,有句話說得好:如果生活中沒有缺憾,沒有失敗,沒有失去,沒有離別,那麼你又怎能知道得到、團圓、成功的喜悅,又如何獲得圓滿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而言的,因此,并沒有什麼絕對的圓滿,有遺憾也就代表著圓滿了。你就是在不斷的經歷中獲得成長的,難道不是嗎?
遭遇了不順,經歷了無常,我們才真正的理解了生活,才真正變得成熟起來。這時不妨在心中默念下面的這三句話,一定會豁然開朗,慢慢的心開意解!
一、我是一切的根源。遭遇不順,切勿把矛頭指向他人他物,那樣只會帶來抱怨,爭吵,讓本就不堪的事情越來越煩惱,越來越糾纏不清。相反,一定要告訴自己:接受一切。唯有接受,你的心才能真正的放平。
心態放平了,才真正意識到,原來「我」就是一切的根源。事情的根本一定是在我。我應該做出怎樣的改變去調整,去迎接更好的未來。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如果沒有徹徹底底的自我反省,使你失敗的根源沒有找到,你的未來依然是一片迷茫,危機四伏。只有向內生長,才能更好的面對一切。
二、一切唯心造。經典中告訴我們,心乃是一切的本體。我們的一切情緒,喜、怒、哀、思、悲、恐、驚,都是由自心造成的。人有七情六欲,這很正常,但是不要過度,這才是我們真正走向成熟的標志。
因此,凡事都應該取其中道,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就可以怡然自得。一旦偏向一方,就會陷入無盡的煩惱和痛苦。
三、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圣賢。普通人都是遇到了什麼樣的境界,就產生什麼樣的情緒,前面說到的情緒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而一個真正的圣賢,則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內心,不受一切外在境界的影響。
因為他們已經徹底的去除了「我執」,連「我」都沒有了,那麼煩惱和痛苦的人是誰?在圣賢的境界里,他與周圍的人,周圍的一切萬事萬物,都是一體的,完全融合在一起。
遇到什麼樣的境界,就會站在他人他物的角度去思考,自己自然就不會產生什麼情緒了。你會發現一切的存在,根本就沒有善惡好壞之分,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只要你不對境界執著,外在的境界就會自然的跟隨著你來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