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好的社交方式:能量定律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一書中提到:
「能量比你低的人,懷疑你、否定你、嫉妒你;能量同頻的人,喜歡你、肯定你、欣賞你;
能量比你高的人,理解你、包容你、成全你,這就是能量定律。」
成年人的社交離不開能量定律。
能量不同,即使朝夕相處,也終歸不是一路人,最終只會擦肩而過;
能量同頻,即使咫尺天涯、翻山越嶺,也會久處傾心、相互滋養。
大千世界,和自己同行的人,只有同頻共振,才能在相同的時間里,走出同等長短的路。
余生與人相交,唯有靈魂深處的同頻,才真正值得相伴行。
能量不同,擦肩為客
貝多芬曾說:「友誼的基礎,在于兩個人的能量有著最大的相似。」
人與人的感情都是始于共鳴,終于分歧。
很多關系的漸行漸遠,就是彼此步調不再一致,能量不再相同,擦肩為客也就成了必然。
林徽因和冰心二人,都是年少成名的大才女。
當年,她們曾先后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同處異國他鄉的二人,相處得很融洽,一起探討文學,相約野炊,留下了一段珍貴的時光。
可世事難料,這對姐妹花隨著深入的結交,她們的關系也在逐漸轉變。
熱情奔放的林徽因回國后,經常在家舉辦聚會,吸引了很多文人雅士。
沉靜寡言的冰心去過幾次,但這種場合令她感到壓抑和不自在。
她開始對林徽因的做派有些看不慣。于是,她寫了一篇諷刺小說《太太的客廳》。
把林徽因比作一朵愛顯擺的交際花,一個老姨太。
女人的嗅覺最是敏感。
林徽因看到小說,非常氣憤,覺得冰心也不過是假清高罷了。
不久后,林徽因就特意從山西帶來一壇老陳醋送給冰心,嘲諷冰心是嫉妒她,打翻了醋壇子,吃不到葡萄還說葡萄酸。
冰心也心知肚明。
也因此事,她開始意識到兩人能量不在同一頻道,心之所系也不盡相同;與其互「撕」,強行交往,讓對方認同自己的理念,不如趁早遠離,免去無益的爭辯。
從那以后,她們形同陌路,不再交往,相互把對方當成自己的摖肩過客。
作家蘇眉曾說:
「曾經形影不離的朋友,真情還在,中間已經隔了一條河,這條河太寬,再也無法穿越,從此山水不再相逢。」
人與人之間,情感上若存在能量的差異,步調則無法同步,彼此也無法互相欣賞,注定不是同一路人。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心不同,不必同路。」
能量不同的人,別留;無法改變的事,隨緣。
沒必要去要求任何人為之改變,也沒必要硬湊在一起,破壞了自己的心情。
一個轉身,揚長而去,相互祝福,才是對逝去友情的尊重。
能量同頻,相互滋養
知乎上看到一句話:「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就是一群人望著同一個方向,幾顆心臟跳動著同一頻率。」
同頻之人,不僅有共鳴,能共看世界的潮起潮落;還能看到彼此內心深藏的美麗。
成年人最好的社交,莫過于同頻共振、相互滋養,與年齡毫無關系。
著名詩人李白與賀知章年齡相差40歲,卻能一見如故,惺惺相惜。
在李白來到長安前,兩人從未有過交集。
賀知章常讀李白的詩詞,對他的才學無比崇拜;李白也聽過賀知章的為人,對他的人品極為佩服。
兩位最熟悉的陌生人,你欣賞我的才情,我折服你的人品。沒過多久,兩人忍不住相約到酒樓飲酒論詩。
一見面,兩人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賀知章開口問道:「久仰大名,有幸在今生一見,近來可有新作一睹為快。」
李白感受到賀知章的親切,猶如相交數年的老朋友。
隨即寫下了那篇傳頌至今的《蜀道難》。
賀知章樂得一邊讀一邊唱,一邊感嘆一邊欣賞。
越談越投機,越喝越盡興,從黃昏談到了黎明。
兩人相同的愛好,相同的性情,讓他們有聊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情。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量同頻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會彼此滋養,終會相聚在一起。
妙莉葉·芭貝里曾說過:「我們都是孤獨的刺猬,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
人生在世,走過滄桑歲月,看慣繁華世事,最終明白:人際關系不過聚散隨緣;
懂你的人,不言而喻;不懂你的人,百口莫辯。
萬物皆能量,人與人之間,唯有同頻共振,方能談笑風生。
人生路上,只有穿上合腳的鞋,才能看到更美的風景;唯有攜手同頻的人,才能走更遠的路。
余生,和能量同頻的人在一起
有人說:
「余生太長,如果不能和一個頻率相同的人生活,那該有多累;
余生太短,如果不能和一個頻率相同的人生活,那該有多遺憾。」
在現實生活中,選擇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不僅能改變你的成長軌跡,還能決定你的人生成敗。
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就如張國立和鄧婕。
雖然兩人年過六十,但感情依舊甜得讓不少人羨慕。
許多網友評價道:「這才是愛情的真諦。」
他們把平凡的婚姻生活,過成了如詩如畫的愛情生活。
鄧婕每天喜歡在花園里打理她的花花草草,張國立就在書房寫字畫畫。
你觀看我種的花草,我欣賞你的字畫。
鄧婕喜歡一邊做飯一邊聽英文歌和現代歌,張國立就去書房聽京劇和民樂。
鄧婕把土豆切得形狀怪異,張國立沒有半點怨言,還幽默地說,其實大片點更好吃。
張國立甚至怕鄧婕累著,說白米飯就可以了。
而鄧婕知道張國立特愛吃意面,她就說我們吃意面更好。
他們相互欣賞,相互理解,以最包容的姿態愛著對方,一起走到了人生最高點。
聽過一句話:
「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和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要看他有誰指導;一個人有多快樂,要看他和誰為伴。」
頻率相同的人始終會給予對方欣賞和包容,懂得理解和傾聽。
有一種關系叫你懂得我的言外之意,我理解你的萬里山河,尊重你的與眾不同;
在精神上有著相同的默契,在三觀上有著一致的思想;
你不壓抑我,我不壓抑你,彼此滋養著,可以聊未來、聊生活。
因此,要想余生自洽,就應該靠近能量同頻的人,讓快樂變得簡單,讓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作家蘇芩說:「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和誰在一起。能入我心者,我待以君王,不入我心者,不屑敷衍。」
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沒有模板,全憑能量的同頻。
能量同頻的人,言語在同一頻道,可以無話不說;規劃在同一頻道,可以攜手向前邁進;圈子在同一頻道,完全不會尷尬。
人生難度,當不負時光,不負己。
往后余生,愿你也能找到和自己能量同頻的人,所遇皆良善,所行皆懂你,可以陪你一起過出歲月靜好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