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智慧的人,都在隱藏自己

古人說:

真正聰明的人,都在注意隱藏自己,不讓別人看出來。

而且,他們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止學》中講到智者的兩種做法。

01

智者言智,愚者言愚,

意思是:

當你面對的是一位智者,那麼就要和他談論有智慧的話。

如果你面對的是一位見識不足的人,你就不能表現出自己見多識廣、博學多才的樣子。

否則都會讓談話無法愉快地進行下去。

這和《鬼谷子》中的智慧是一樣的,其大意是說:

如果對方是一個有智慧和學識的人,你就需要靠自己博聞多見的言辭來征服他;

如果對方是一個笨拙的人,那你就要盡量說話條理清晰,讓對方很容易聽懂;

如果對方是一個高貴的人,那你就要讓對方感覺到你渾身散發出的充沛的氣勢;

如果對方是一個富人,就要讓他感覺到你有豪氣沖天的膽魄;

如果對方是一個窮人,就要耐心地講清楚你能給他的實際利益;

如果對方是一個社會底層的人,和他講話時你的態度一定要謙虛恭敬;

只有根據對面的人的情況來靈活應變,用對方感到舒服的對話方式來溝通交流。

才能增加對方的好感和信任,從而更容易把事情辦成。

當一個人放低姿態,顯得比較笨拙,不如別人的時候。

他就可以避免別人的反感,為自己贏得更多機會。

02

以愚飾智,以智止智,智也。

意思是:

一個人會用外在的愚笨來隱藏內在的智慧,知道運用智慧在什麼時候要適可而止,他就是一個真正的智慧的人。

我們普通人的大多數恰恰與此相反。

我們總是想刻意地去表現自己,讓人感覺自己在各方面都很優秀,生怕別人覺得自己不夠聰明。

待人處事時也容易耍小聰明,喜歡占點小便宜。

但其實如果把時間拉長,我們就會發現一個規律。

那就是愛耍小聰明的人,最后往往會「聰明反被聰明誤」,結果得不償失。

因此,即使我們比別人聰明很多,也不能處處顯示自己的聰明。

而是應該謙虛低調,寬厚誠實,少一點計較,多一點寬容;少一點精明,多一點糊涂,這樣才能多福少禍。

其實,很多時候,糊涂也正是聰明的一種表現,而且是一種大智慧的聰明。

而且,當我們遇到一個看起來笨笨的,辦事總是糊里糊涂的人時,我們更應該留心。

要仔細觀察他在遇到大事時是如何做得。

如果他總是小事稀里糊涂,大事卻井井有條,那他就不是真的愚笨。

他可能是在利用愚笨的假象來迷惑別人,使別人對他放松警惕,不加防范,然后他就可以悄悄實現自己的目的。

所以說用愚笨來掩飾聰明本身就是一種智慧。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他們運用智慧知道適可而止,不會因為得到好處而貪婪地重復索取。

他們更明白細水長流的重要性,所以他們能經營長期利益。

在別人看來的「愚蠢」,其實是他們懂得如何控制心中的欲望與貪婪.

放棄那些追名逐利的鉤心斗角,認真做事,踏實做人。

而他們這樣做的結果,卻是夢想在不經意間就悄然實現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