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遇到的這三種人,會害了妳,勸妳早點止損
作家蘇岑曾說:
「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里。若他們走進不了妳內心,就只會把妳的生命攪擾得擁擠不堪。」
確實如此,一顆心的大小是有限的,當我們將太多的東西往里面擠進去的時候,最終難受的只會是自己。
因為在各種顧忌中,我們常常會丟失了自己,讓自己在一段關系里受盡折磨,讓自己在無盡的求不得中吃盡苦頭。
其實,人活在這世上,最應該討好的人就是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至于那一些只會消耗自己的人,他們壓根就不可能是對的人,他們壓根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朋友。
所以說, 生命里遇到的這三種人,會害了妳,勸妳早點止損。
01:過度消極的人
網絡上有一個流行詞,叫「積極廢人」。
這種人愛給自己立flag,卻沒有去達成的行動。心態上積極,行動上卻消極;他們間歇性享樂,卻又時常為放縱自責。
隱藏在積極表面下的是一顆過度消極的心,否則,一個真正積極樂觀的人,他們一旦做出來決定就一定會去行動,而不是找出各種理由借口來阻止自己。
過度消極的人,他們大多懶散缺乏自律,心有目標卻難成大事,他們大多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擅長將所有的失敗都歸結到別人身上。
妳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潛移默化中也會變成一個消極悲觀的人,從而浪費很多珍貴的時光,錯過很多可成功的機會,徒留一地的遺憾和后悔。
《荀子》中有言: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事實上,人很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影響,跟過度消極的人在一起,只會害了妳。
所以說,遇到過度消極的人,要懂得及時止損。
02:不守信用的人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總是過分心軟,有時候在面對曾經被欺騙的伙伴面前,還是忍不住原諒,總是念著曾經的友誼,總是念著往事。
我們心疼自己過往的付出,卻不知,在一次次的原諒中,我們付出更多的無法收回利益的成本,辜負了更多的深情和真心。
跟不守信用的人在一起,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中,妳都很容易發現對方的存在只會增添妳的煩惱。
朋友小光就曾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小光有一個認識將近八年的朋友,這個朋友第一次找他借錢是在四年前,朋友說自己想要創業,可是資金周轉不靈,又因為他交好的朋友只有小光,所以他只能找小光借錢,并承諾一年內就還完。
數目不太大,又恰逢小光手上有閑錢,二話不說就借給他了。
可小光沒想到的是,有了第一次借錢,此后兩年就一直被借錢,理由各式各樣。只是來到第三年,外部原因,小光自己資金周轉不靈,他想找朋友還錢,可朋友一聽到借錢的事情就一反常態,甚至一概不回小光的消息。
小光覺得自己對朋友已經足夠包容大度的了,畢竟朋友第一回找他借的錢都沒還清,他依舊諒解朋友的難處,選擇一次次借錢。
可事實上小光不知,正是自己一次次的縱容不計較,才讓朋友如今頂著一副丑惡的嘴臉,依舊將話說得理直氣壯。
其實,面對一個不守信用的人,多一次的自欺欺人都是對自己的傷害。
03:愛算計的人
電視劇《親愛的自己》中,李思雨和王子茹相識是因為一場交通事故,李思雨撞了王子茹的車子。
在這場交通事故處理時,王子茹得知李思雨是綠寶員工后,不僅不讓李思雨賠償,之后還成了李思雨的知心大姐姐。
就這樣,李思雨天真的感覺自己遇到了貴人,有什麼事情都和王子茹開誠布公毫不隱瞞。
可事實上,王子茹從一開始的接近就是一場算計,她只是為了利用李思雨,而不是真心想要跟李思雨成為朋友。
所幸到了最后,壞人終究遭到了報應。
可是後來,王子茹卻利用了李思雨,甚至讓李思雨丟掉了自己的工作。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貴在真心,而一旦出現了算計,兩人之間就會存在一條始終無法跨越的鴻溝。
同時,面對一個愛算計的人,妳很難贏得了對方,唯有選擇遠離、及早止損才是正確的道路。
相遇可貴,但并非每個人都是對的人,面對一些人,看清以后就要懂得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