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桐華說過一句話:
「世界上有許多種遇見,最美好的,莫過于,在我最美的時光里與你相遇。」
若是相遇太早,錯過為陌路人;相遇太晚,又丟了愛的勇氣。
生命之幸,就是在最美的時光遇到最舒服的人。
如果有這樣一個人恰好出現,無需討好與遷就,那便最是自在和舒服。
「人生所求,得之可喜,不得亦無憂。苦樂隨緣,得失隨緣。」
人這一生,來往匆匆,相遇均是緣分。
相處時若處處計較,時時算計,除了折損彼此的情義,多半還會丟了寶貴的真心。
只有不計較,才能感受美好;只有不算計,臉上才有微笑。
伉儷情深的錢鍾書和楊絳是文學界的模范夫妻,他們常伴無爭的秘訣便是從不斤斤計較。
錢鍾書在生活上「十指不沾陽春水」,日常的家務都是楊絳一人操辦,但她從來沒有怨言。
而錢鍾書也會特意早起為楊絳做美味早點,只為慰藉楊絳的思鄉之情。
生活就是相愛相伴相守在一起,各自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
相愛的人,忽略計較,心里都是彼此的付出;
相伴的人,無需計較,漫漫人生都一起走過;
相守的人,沒有計較,生命都可交付給對方。
人生已經跋山涉水,與人相處,應該是從中得到治愈與片刻棲息,而非不斷計較。
珍惜那些與世無爭,沒有怨言的人。
和他們一起的時光,是安靜祥和,也是溫暖從容。
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系,是怎樣的?
楊絳先生說:「喜歡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我們常常費盡心思,努力討好他人,希望以此獲得喜歡和認可,即使并非出自本心。
殊不知,討來的感情,再好也無法長久,再近也不會親密無間。
因為感情本就是兩個人的事情,一個人的奔赴只是追逐,彼此努力才是幸福。
與其費力討好,不如學會先愛自己。
民國才女作家蘇青,為了丈夫放棄學業,在家相夫教子,本以為如此付出便可換來婚姻美滿。
現實卻是丈夫動輒打罵,完全不體貼她的犧牲,婆婆也時常冷嘲熱諷,疾言厲色。
蘇青認清現實后與丈夫失婚,重拾寫作,終寫成《結婚十年》,成為上海文壇炙手可熱的寫作大家。
作家李碧華曾說:「他若愛你,不必討好;若不愛你,更加不必。」
真正懂你的人,能夠理解你的不易,明白你的付出,讓你足夠安心。
而只有在他們面前,才最是無拘無束,也能倍感幸福。
余生很長,把真心留給懂你的人,把感情留給愛你的人。
《我們仨》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無論什麼關系,常常是用一顆真心去相信另一顆真心,沒有猜忌與瓜葛。
但人生海海,所遇之人形色各異,付出真心,不一定換回真心。
有的人戴著面具行事,虛假偽善,真摯只能得到滿地涼薄,友情的溫暖便也消弭殆盡。
有位網友說,她前陣子剛失婚,婚姻中的委屈和傷心,都會向一個朋友傾訴。
好友表面為她出謀劃策,安慰寬解,背地里卻把這些都當做八卦,添油加醋,到處散播。
她說,最心痛的不是其他人的風言風語,而是朋友的虛偽。
「一物可以換一物,人心不一定換來人心。」
不是所有的溫暖善意,都會有回報;
不是所有的真心付出,對方都能懂。
短短一生,我們終其所求的,不過是有人能與訴衷腸,有人能以真心待。
遇到,便是此生之幸,人生再苦也就無所畏懼。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相遇,是世間最好的關系,每個朋友都值得倍加珍惜。
但人生漫長又短暫,耗費時間在錯的人身上,不如趁早解脫。
你我皆凡人,追求快樂才是此生目標。
往后余生,找一個令你舒服的人,與之為伴,心意互通,相知相守,便算是過好了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