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沉浮是常態。
《紅樓夢》中有一首曲子《恨無常》:「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
人這一生,總是處在不停的變化中。
今日風頭正盛,明日可能跌落谷底;
今日愁云慘淡,明日可能柳暗花明。
如楊絳先生曾說的一句話:
「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患,人間也沒有永遠。」
風光得意總有時,跌宕起伏是人生,當你看清了無常,會發現一切都只是尋常。
生命無常,坦然去接受。
在最近《十三邀》的節目中,許知遠采訪了北大教授錢理群先生。
兩人談起跟生(ㄙˇ)有關的問題。
沒想到,錢先生非常淡定地說:
「我算了一下,我大概還有五年時間。我現在就像在和生命搶時間,把自己想做的事做了,做完之后,就無所謂了。」
史鐵生說:「(ㄙˇ)亡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無論你有多害怕,有多恐懼,都無法改變「人終有一(ㄙˇ)」的事實。
與其避而不談,不如順其自然。
《我們仨》中,楊絳回憶并寫下了兩段親人離世的經歷。
1997年3月,楊絳的愛女錢媛,因病住進醫院。
在女兒去世前一天,楊絳像是有心靈感應般,提前有預知。
當時她走在路上,低聲說了一句話:「圓圓,阿圓,你走好,帶著爸爸媽媽的祝福回去。」
1998年12月,錢鍾書也因病住院。
在臨終前,深受失親重創的楊絳,強忍內心的悲痛,從容地附在錢鍾書先生耳旁,對他說了一句話:
「你倦了,閉上眼,睡吧。」
后來,錢鐘魯先生曾去看望楊絳。
錢鐘魯先生說,我們兩家人本來走動頻繁,深知這種痛苦的巨大。
原本我們想去勸慰大嫂楊絳,沒想到見面時,她竟然一點眼淚都沒有,反而安慰我們不用擔心她。
此后,楊絳一頭扎進書堆,每日筆耕不輟,花了13年的時間,整理出錢鍾書的所有學術遺稿。
在忙碌且充實的生活中,她漸漸撫平了內心的悲痛,在105歲時安然離世。
有一句詩寫道:「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
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也會走。
無論你有多不舍,多難過,面對和接納(ㄙˇ)亡,都是人生的必修課。
當你真正懂得了生命的無常,才能珍惜和善待,每一個日常。
境遇無常,樂觀去面對。
有一句話說:「人的一生,如一條拋物線。」
有得意之時,也有失意之時。
沒有誰一輩子,可以一帆風順地走下去。
無論在任何境遇下,都要學會樂觀面對。
楊絳在《鑿井記勞》中,寫下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那時,她被下放到菜園子里干活。
見眾人挖井很吃力,于是也脫了鞋襪,想幫著干點活,把四處亂淌的泥漿鏟歸一處。
她感慨道:「平時總覺得污泥很臟,痰涕屎尿什麼都有;可是把腳踩進污泥,和它親近了,也就只覺得滑膩而不嫌其臟。
好比親人得了傳染病,就連傳染病也不復嫌惡,一并可親。我暗暗取笑自己:這可算是改變了立場或立足點吧!」
在井打好的那天,楊絳還特意打來一瓶燒酒,買來一斤泥塊似的水果糖,大家坐在一起,搞了一個熱熱鬧鬧的「慶功宴」。
身為大家閨秀,無論面對洗廁所的難堪,還是干粗活的辛苦,她始終保持著不卑不亢的態度,從容地扛了下來。
《菜根譚》里有一句話:「迷則樂境成苦海,如水凝為冰;悟則苦海為樂境,猶冰渙作水。」
人生海海,沉浮是常態。
有時壓垮一個人的,不是身上的那根稻草,而是心中的那片荒原。
《老學庵筆記》中,記載了一件趣事。
詩人黃庭堅在經歷了近十年的貶謫生涯后,晚年再次被貶至宜州,住在一個破敗的城樓上。
有一天,突然下起了小雨。
置身于風雨之中的他,卻并沒有任何沮喪失落之意,反而喝起了酒,坐在胡床上,將雙腿伸出屋檐淋雨,并寫信告訴友人,「吾平生無此快也。」
《看見》里有一句話:「強大的人,不是能征服什麼,而是能承受什麼。」
人生多歧路,唯有多看開。
越糟糕的境遇,越要學會保持好心態。
一味沉溺于不幸和痛苦,日子只會越過越苦。
學會笑對外在的逆境,才能走出內心的困境。
人情無常,平常心對待。
白居易曾在《太行路》中寫道:「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當一個人身處高位時,很難看清人心和人性。
只有在命運的跌宕起伏中,才能真正能懂人情冷暖。
漢文帝時期,有個大臣翟公,他在擔任高官時,家中每日車馬盈門,賓客如云,絡繹不絕。
等到他丟了官帽,惹到麻煩時,賓客絕跡,門可羅雀,如此強烈的反差,讓他很是憤懣。
于是他在自家門口寫了一行大字:
「一(ㄙˇ)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現。」
其實,趨利避害,不過是人的本性。
唯有以平常心面對,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才能釋懷坦然。
特殊時期,楊絳曾在清華任教。
有一次,學生們在大禮堂開會。
一個女孩子,上台控訴說,楊絳先生上課專談戀愛。
當時楊絳的一個親戚也在場,但當那個女孩控訴完畢,群眾擁擠著慢慢散去,楊絳孤立無援地站起身來,發現她的親戚早已不知去向。
后來,她在大禮堂前看見一個老朋友。
原本她還想著去打招呼,沒想到老朋友見到她后,竟然老遠地就躲開了。
正如楊絳先生曾說過一句話: 「唯有身處卑微,才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
許多時刻,我們總會高估與他人的關系。
但當你處在困境中時:
即便血脈相連的人,也有冷你之時。
即便親密無間的伴,也有棄你之心。
即便情同手足的友,也有遠你之意。
終有一天你會明白:
在這個世上,沒有永恒不變的關系,也沒有牢不可破的情誼。
當你看輕人情的反復,看淡世態的炎涼,也就能平和地面對,他人的親近或疏遠。
楊絳先生曾在暮年,寫過一句話:「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她的一生,經歷無數艱難和困苦。
但無論面對風雨,還是跌落谷底,她都始終保持著,心中的一份篤定和淡然。
有一句話說:「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
無論是好還是壞,只管盡力去擔待。
當你放平心態,調整狀態。
就再沒有翻不過的山,也沒有過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