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逐利,不碰觸到利益,都是好人
曾仕強教授真敢講:
「中國人只有不牽涉到自己的利害關系時,他是仁義道德講得清清楚楚;一旦牽涉到自己的利害關系,狐貍尾巴整個出來。誰也不要笑誰,都是一個樣,你要接受這個現實,你無法改變。」
曾老講的,其實就是人性。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爭了上千年,其實,沒啥意義。
只要知道,為私,是人的天性,這是現實,就夠了。
它能讓我們清醒的認知自己,認知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
而不再去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
曾老懂人性,更懂中國人的人性,話一出口,一針見血。
我們是講究仁義禮智信的國度,所以,歷來都推崇端方君子。
但現實卻是,只要不牽涉利益,仁義道德,誰都高高掛起,一派道貌岸然;
但一旦牽涉到利益,立刻變臉。
別意外。
人性逐利,這是至理。
人活著離不開利益,利益多寡,直接關系到我們的生活質量。
所以,只要不碰觸利益,誰都是好人。
但只要與切身利益相關,一張好人卡,遠沒有物質實在。
事實上,人性如此,不分什麼種族、國界。
但中國人受儒家文化影響深,講究內斂,深藏不露,就虛偽出了名。
就像曾老笑談的,中國話,是世界上最有彈性的,一字一太極。他嘴上講「你看著辦」,心里卻想:你敢看著辦?試試看!他口口聲聲說「沒關系」,心里卻想「沒有關系才怪」。他說「你隨便」,就是「不能太隨便」。
所以,你看,與人相處,不能太天真。
經歷的多了,虧吃多了,慢慢就知道。
有些話,聽聽就罷,別當真。
有些事,明白就好,別拆穿。
有些情,需要隨緣,別執著。
別對任何人抱有道德潔癖上的期望,其實,大哥不要說二哥,大家都差不多。
沒有變,只是因為籌碼不夠。
這個世上,每個靈魂湊近了看,都半人半鬼。
同是紅塵悲歡客,莫道他人短或長。
生活的重擔不壓在自己身上,誰也不知道自己有幾副嘴臉。
所以,要學會,不看人怎麼說的,要看人怎麼做的。
生活中,不乏心機深,會演戲的假好人。
以圣人的言論,教導別人做好人,自己卻揣著私心,要求別人 大度。
但人生不就是這樣嗎?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兒女不到病榻,分不出孝子,兄弟不碰金錢,看不清嘴臉,自己不到末路,識不透人心。
利益見人性,落難才識人心,不是嗎?
看懂了人性,讀透了文化,我們對周遭這個世界,對自己就會有個清晰的定位。
不再高估人性,也不會低估人心。
很多時候,你能給對方帶來好處,他對你就是善的;若你影響到了他的利益,他對你就是惡的。
利益,是人類交往的根本,當你不能給他人帶來好處時,別高估和任何人的關系。
做人,永遠要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所以,做好自己,一切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