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世界是陽光的,處處都是好心人,但也有人說,世界是黯淡無光的,人性本惡。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是過于極端,對于世界來說,真實的情況就是,這個世界是灰色的,惡人不會有那麼多,但是好人也未必有那麼少,最起碼有些人,雖然在生活中看似獨來獨往,或者是面色冷清,可是他們的內心中都是蘊著一把火,這就是善良的種子。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在跟別人交往的時候,也一定要能夠清楚,跟我們打交道的人,他們的內心中能否有這樣的一把火,我們要跟內心善良的人待在一起,因為他們能夠在我們孤立無援的時候,可以心生憐憫,對我們進行一些雪中送炭的幫助,并且這樣的幫助能夠讓我們絕處逢生。
因此在生活中,我們必須要能夠分清這樣的人,知道他們都具有什麼樣的特征,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內心真正善良的人,他們的身上能夠具備的四個特征。
一、不斷的原諒
生活中,一定會不經意的受到一些冒犯,不論是和朋友之間的相處,還是跟陌生人的接觸。
特別是在底層社會中,一些人每天都是怒氣沖沖的生活,當我們跟這樣的人待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經常的受到一些不禮貌的對待,可是對于這樣的人,有的人就會選擇針鋒相對,一定要和對方浪費一些時間和精力。
但是有一些人,他們懂得很多人的戾氣,只是因為生活的重壓,他們并不是天生的脾氣不好,只是因為背負了太多的壓力,生活容不得他們溫文爾雅,因此他們所露出來的猙獰,其實也是一種受害者的姿態。
內心善良的人,能夠體會到別人的難處,在不觸犯原則的前提下,他們就會對這樣的人多一些包容,哪怕就是一種心態上的漠視,他們也絕對不會讓對方已經很困頓的生活,再平添上一些所不能承受的麻煩,這就是善良的本義,是一種對世界和人生的柔情,才會滋生出原諒他人的善舉。
二、順手之勞
我們的社會從來不追求多麼偉大的人物,因為對于很多人的生活來說,平凡是最基本的底色。那些活躍在屏幕上的超級英雄,對于我們的生活太過遙遠,因為世界末日是多麼荒誕的一種念頭,可是生活中的諸多困難卻是每天觸手可及的。
因此在生活中,一個能夠幫我們指路的陌生人,一個會提醒我們東西掉在地上的人,一個愿意在公交車上送給我們一元硬幣的人,這些人做出的舉手之勞,才是我們所希求的東西。
我們對于這樣的人,不會是太過感恩,但是我們會心存感激,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覺得世界是美好的,是灰色中還能夠摻雜著一抹光亮的溫暖。
三、尊重別人
最大的善意就是告訴別人:我理解你。
很多人在生活中受到的最大困擾,便是不被生活所理解,他們做出的一些事情,得不到別人的認可,還要遭受一些諷刺和挖苦,在這樣的環境中,雖然不見任何的血光,卻也是能夠讓人覺得萬念俱灰。
因此內心善良的人,他能夠多多的去理解別人,哪怕是他不認同的一些事情,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他都會欣然接受對方的不同,會給對方一些鼓勵,畢竟這個世界之所以美好,就是因為不同的生命在蓬勃著生機,而對于人生來說也是如此,若都是千篇一律,那麼又能夠有什麼滋味呢?
四、遵守誠信
誠信是高尚的質量,因為誠信需要一個人的極其自律。
當你應允別人之后,那麼不過是一時的口舌之快,但是要想履行你所說的承諾,就需要下定決心的去行動。
遵守誠信對一個人來說是很困難的,但是若是能夠做到這樣,那麼就說明你能夠看重自己的價值,你不肯為了節省精力或者時間去讓自己貶值,那麼能夠看重自己的人,也一定會看重別人。
秦末的時候 ,有個叫做張良的年輕人,他身背國仇家恨,因為他的故國被秦王所滅,因此他一心想要尋求復仇。
有一次張良在一座橋上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讓張良幫自己把掉在橋下的鞋子撿來后,約定明天早晨在這里相見。
第二天張良早早來到,卻發現老人已經是坐在橋上,老人對張良很不滿:「對一個老人尚且不能夠全力的履行諾言,又能成就什麼大業呢?」
老人的話讓張良很是羞愧,到了第二天,他干脆就半夜趕來,老人見他是個可塑之才,就傳授了他《太公兵法》,張良靠著這本奇書,最后拯天下于水火之中,推翻了秦朝的統治,自己也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