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沐沐是一個經歷了五戰,終于上岸的研究生。
「第一年我的目標是中山大學心理學專業,那是我復習最認真,準備最全面的一年。知道成績時,我都開心死了,覺得我肯定能上。」
但是‘我落榜’了,當時對我的沖擊很大,因為我一直把它當成我夢里最高的那座象牙塔,一直都在朝它努力。」
後來三戰的時候,整個人處于崩潰狀態,白天吃不下飯,晚上整宿整宿睡不著,嚴重到需要靠藥物助眠。
「有一天,我做題做到沒有反應了,媽媽跟我說話時,我就默默望著遠方,目光呆滯,她淌著眼淚說,要不咱就不考了。」
可不認命,才是真正的自我救贖。
「我選擇了五戰,當時關掉了朋友圈,也不玩游戲。
終于考上了北師大,心里想到一首詩,輕舟已過萬重山。
我現在整個人都陽光起來了,我很享受花了五年才換回來的時光。」
認命、放棄兩個很輕的字眼,往往成了人生中的沉重的山。
張桂梅說:「不懼人生寒冬,癡者必定有成。」
面對挑戰,只有以「不認命」癡者自居,高水平要求自己,直面自己的問題,才能快速成長,成為真正的強者。
退縮成為習慣,改變就成了奢望
看過這樣一句話:「最深的苦痛里,醞釀著最璀璨的人生。」
我有個朋友,她去年剛畢業,到現在為止她找了好多份工作,但沒有一個超過一個月。
她十分的焦慮,因為她覺得自己在適應期很尷尬,上手很慢,怕做錯,覺得自己沒能力,做什麼都不成。
我安慰她說,大家都剛畢業,初次進入職場,不熟悉不適應是很正常的,你慢慢來就好,現在就是處于學習階段。
可她還是陷入了一個「我不行,我做不好,我害怕」的圈子里,一直都沒有找到工作。
人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緒所影響,當你在某方面不斷地否定自己,一再地退縮,就沒有了鼓起的勇氣,就會再次影響到你的情緒,不敢再去改變。
電影《海上鋼琴師》的男主1900,從小生活在船上,在一次鋼琴比試中,憑借驚人的天賦打敗最著名的鋼琴家。
無數人勸他走下船,包括他一生的摯愛。
1900為她寫了一首唱片,想要送給那個女孩,但是一直到女孩下船都沒有如愿。
在女孩離開后,1900十分痛苦,想要去找她,終于在某年春天,他決定下船。
船員依依和他揮手再見,他茫然地看著紐約,內心無比恐懼,凝視了一會兒,又走回船上。
多年后船只要被炸掉了,朋友勸他下船。
但1900執意不離開輪船,世界太大了,那一次的退縮,讓他再也無法鼓起勇氣去融入生活,他寧可與船只共存亡。
退縮使人停留在遠處。
瑪麗·凱·阿什說過:「伸手抓星星,即使是一無所獲,也不至于滿手泥土。」
很多時候,讓你滯留原地的,不是難以翻越的大山,而是躊躇不前的觀念和你自認為的弱,摒棄他們,你才能飛得更高。
消極的暗示,正在毀了你
羅振宇在《羅輯思維》中寫道:
「要時常保有‘我很好’的想法,給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而不要自己嚇自己,被負面信息影響。」
就好像,一個人總說自己不行,我怎麼做都做不到。
但其實,他可能都沒有認真思考付出過,僅僅是在腦子里想了一下。
紀錄片《9060家族》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52歲的女兒宅在家啃老已經35年。
她不是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而是因為不敢外出接觸社會,導致與社會完全脫節。
她不上班,她的一天就是在家里吃飯、睡覺、看電視、玩手機、偶爾逗一下豚鼠。
她早年打過工,但因為不擅長與人交流,最后被迫辭職,從此,她開始懼怕與外界接觸。
「從明天開始改變,一直這樣想。」
可她從未付出行動,直到91歲的父親去世。她開始了獨居生活。
她發現并沒有那麼可怕,她先去看了牙醫,之后去了趟美容院,養了寵物,還交到了朋友,她開始邀請朋友來家做客,第一次做了炒面,她說「感覺不難」。
其實,當遇到問題時,或許都是一次假想敵,我們要做的就是擊碎他,而不是躲避。
在復盤1988年奧運會乒乓球比賽時,鄧亞萍說,在賽場上我是自信的,因為我從未輸過對手,成功拿下前兩輪比賽。
但是第三輪時,因為觀眾席意外裁判暫停了比賽,心態發生了轉換。
對手決定放手一搏,追回兩輪。
到了第五輪鄧亞萍以25:3獲得勝利。
她分享到,其實我們實力差不多,只是我的心態發生了變化,我的想法是搏和拼,而對方看到了贏的希望,心態變成了保守。
拿破侖說過:「積極的心態來源于積極的思維,而積極的思維又是積極行動的結果。」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的基石,而積極的暗示可以讓我們迅速調整好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與勝利只差一步---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遇到困難不斷調整好自己,保持持續學習進步的能力,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強者思維,是永遠不認命
看過這樣一段話:
一個人的思想和語言是相互影響的,不只是「我口說我心」,其實我們說的每一句話也會反饋給我們的大腦,進而影響我們的行動。
所以怎樣才能保持強者思維,不被壞的心態所影響呢?
下面有3種方法:
1、思維阻斷,專注當下
在《被討厭的勇氣》中有這樣一段話:
「當聚光燈發在舞台中的自己身上的時候,我們連觀眾席上的第一排也看不到吧,所以:專注當下,專注此時此刻。」
給情緒按一個開關,不讓自己長期處于后悔中,告訴自己按下開關后,之前的事與自己無關,現在要做的是專注當下。
比如,上台考試前發生了一些小插曲,讓你很緊張,在快要進入考場時,可以倒數五個數,5、4、3、2、1,告訴自己:我現在要考試,是我現在最重要的事。
2、 設計自己的加油動作,給自己加油
在面對沒有把握的事情時,我們最缺乏的就是自信,而自信也是決定成功與否的基石。
因此,我們可以給自己設計一個專屬的加油動作。
給自己暗示,告訴自己是最棒的。
3、正念冥想
記得看過這樣一段話:
「我寫作有榜樣、打球有榜樣、投資有榜樣、交友有榜樣,他們給我的正向影響太大了。他們是我的行動模板,我的對照組。
困惑時候思考一下他們會怎麼做,無形中就擁有他的力量;以他們的高標準做反饋,也可以馬上找到成長方向。
榜樣是鏡子,是神助攻,是具象化的愿景板。在全心全意對榜樣的認同和模仿下,他們的優點會毫無保留地滲透進我們言行舉止中。」
我們可以尋找一位行業強者,作為自己的榜樣。
遇事不決時,可以想象,如果是他遇到了同樣的事,會怎麼處理,這樣不僅擁有精神上的指引,也會開拓你的思維。
在書《不認命,就拼命》中有這樣一段話:
「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懂,只要啟程,就別在意背負,拼了命,就不能停下腳步。」
成功的人不會在意路上是否泥濘,他們只會注視遠方,畢竟,從不認命,才能有所收獲。
那些輕易放棄的人,看似逍遙快樂,實則內心掙扎,只能自我消耗。
與其反反復復內耗,不如學著不認命,認認真真地深刻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