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
明星娛樂
家庭
職場
追憶歷史
全部
    
成年人最頂級的智慧:遇事不爭,遇難不避,遇錯不責!
2023/05/01

《鬼谷子》里講:

「欲高反下,欲取反與。能曲者,方能伸;能柔者,方能剛;能退者,方能進;能弱者,方能強。」

能屈能伸,剛柔并濟,如此才能以退為進,以弱勝強,行穩致遠。

人生正是如此,想要順風順水,就要經歷逆風逆水。

生活中,與人相處,不必處處為先,也不必處處針對。

遇事不爭,遇難不避,遇錯不責,是一個成年人最頂級的智慧。

遇事不爭,是一種格局

蘭德在《生與死》中寫道: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和愛人,不爭對錯。

家是講愛的地方,不要總是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非要爭個對錯。

家庭和不和睦,比對錯更重要。

夫妻之間,難免有矛盾,會產生摩擦。

當脾氣上來的時候,冷靜十二秒,轉移注意力,不要惡語相向。

歡聲笑語永遠勝過爭執吵鬧。

和親人,不爭輸贏。

總有人喜歡以理服人。

看到親人在家人群里轉發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往往不分時機,會立刻去評判,甚至譏諷。

一旦對方試圖抗辯,更是吐沫橫飛,非要爭個輸贏;最后,鬧得不可開交,不歡而散。

彼此見面的時候,非常尷尬,下不來台,究其原因,不過一時口舌之爭。

其實很多都是無傷大雅的事情,不必太過較真。

和他人,不爭高低。

別人家孩子怎麼那麼聰明,自家孩子怎麼不爭氣;

別人工作怎麼那麼輕松、高薪,自己怎麼遇不到;

別人妻子/丈夫怎麼那麼明事理,自己怎麼不被理解。

......

幾米說:「一個人總是仰望和羨慕著別人的幸福,一回頭,卻發現自己也正被仰望和羨慕著。」

專注于過好自己的生活,比爭更有意義。

遇難不避,是一種擔當

遇到難事不回避的人,可以擔當重任。

明代薛文清在《讀書錄》中寫道:

「遇難不避不畏者,可以擔重任;聞事不喜不驚者,可以當大事。」

一個人最強大的能力,不是呼風喚雨,不是坐擁萬貫家財,而是遇難事不回避,做事有擔當。

東漢時期,有個叫虞詡的名將,為人剛正不阿,極具軍事天賦。

朝歌縣(今河南淇縣)的叛匪寧季等數千人造反,聚眾作亂連年,甚至殺死官吏,州郡都無法使之平定下來。

而朝廷派虞詡去朝歌當縣令。

聽聞此事的一眾好友無不為之擔憂,恐他一去不返。

虞詡卻是爽朗說道:「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意思是立志不追求容易目標,處事不避諱難度,這不過是我的職責罷了,不遇到盤根錯節,怎麼能知道刀快不快呢?

可見,虞詡遇難不避的擔當和勇氣。

到了當地之后,虞詡知道叛匪勢大,只能智取,不可力敵。

因此讓部下舉薦一些壯士和罪犯,設宴款待之后,免了他們罪責,讓他們打入敵人內部,引誘敵人作亂。

虞詡這邊設了伏兵,徐徐圖之,逐個擊破。

又派會縫紉的貧民,為叛匪縫制衣服,同時標注記號。

每逢叛匪上街,就會被盯梢的官兵抓獲,以至于懷疑神仙在幫助虞詡,頓時人心渙散,最后被徹底蕩平。

縱觀歷史長河,天災、戰亂、瘟疫、侵略占據了絕大多數。

同樣的,人這一生,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一帆風順的?

多的是事與愿違,多的是磨難。

再難過,也得過,這才是人生。

正如宮崎駿在《龍貓》里說的那樣:「努力過后,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

遇錯不責,是一種修養

《論語·為政 》里,子夏曾問過孔子:「何為孝?」

孔子回答:「色難」。

即孝順父母,不給父母臉色看,是最難的。

深以為然。

看過一個問題:「你是哪一個瞬間突然發現父母變老了?」

有一個高贊回答:「當父母開始看我臉色的時候。」

老去的父母,是不愿意成為兒女負擔的,當他們開始看兒女臉色的時候,是最無奈的時候。

以前看過一個微小說,分享給大家:

一教授帶實習生在家里吃飯,吃完之后教授輕輕喊道:「媽,洗碗了。」

八十歲的老太太慢吞吞開始洗碗。

學生心中詫異萬分,對教授人品有了懷疑。

半小時后,老太太洗碗結束。

教授給遞了一塊毛巾擦手,說:「您辛苦了,歇歇吧。」

之后,教授背著母親把碗重新洗了一遍。

讓母親覺得自己有用,還有價值,是教授給母親最大的愛。

當曾經為我們遮風擋雨的父母老去時,請對父母少一點責怪,多一點耐心,像他們包容我們小時候那樣包容他們,愛護他們。

請尊重父母的意愿,給他們最大的自由和尊重。

對待子女,亦是如此。

古人總結了七不責:

當眾不責: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責備孩子;

愧悔不責:孩子已經認錯就不要再責備了;

暮夜不責:晚上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

飲食不責;一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他;

歡慶不責;孩子非常開心的時候不責備他;

悲憂不責:孩子哭的時候不要責備他;

疾病不責: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他。

子女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有獨立的人格。

子女犯錯時,不要過度責備子女,打擊子女的自尊心和信心;更不要將自己的壞情緒,向子女髮泄。

有一位作家說過:「父母的愛,是孩子墜入深淵時觸底反彈的勇氣。」

給子女愛,讓他們感受到被愛。

對上不責怪父母,對下不責備子女,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人這一生,過的是心情,活的是心態。

遇事不爭,是一種自信的態度,也是一種豁達的格局;

遇難不避,是一種向上的勇氣,也是一種無畏的信念;

遇錯不責,是一種溫暖的包容,也是一種難得的修養。

愿你走過千山萬水,遍歷人間山河,仍覺人間值得。

TVB最后一個當家花旦,48歲不屑嫁入豪門,她卻贏到了最后
2023/12/04
賈靜雯大女兒曬近照,18歲梧桐妹化濃妝戴鼻環,一頭黃發超搶鏡
2023/12/04
霍英東紀念館正式開幕,霍家大房三代罕見同框,站位問題引熱議!
2023/12/04
49歲吳彥祖現身武漢被偶遇,發際線后移明顯,網友:男神成大叔了
2023/12/03
44歲高圓圓重慶出席活動被偶遇,衣著大方,五官精致,臉自然耐看
2023/12/03
夏克立發文慶祝女兒14歲生日,父女兩年未見,去台灣前妻也不給見
2023/12/03
她懷雙胞胎「挺8個月孕肚」搭公車 阿嬤上車後「拿雨傘打她腳」逼讓位:我習慣坐這個位子
2023/12/03
現場星光熠熠!張艾嘉獨子「娶超模女友」舉辦世紀婚禮 廣邀「 600名大咖賓客」比頒獎典禮還扯
2023/12/03
張艾嘉兒子迎娶超模,婚禮堪比頒獎禮,眾星慶賀陣容強大引熱議
2023/12/03
毫無預兆之下,夜店風流的20歲公子哥,霍啟剛突然上熱搜
202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