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煙云》是中國著名作家林語堂先生的代表作。
自問世以來,享有「現代版紅樓夢」之美譽。
林語堂先生也憑借此書,多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
書中主要圍繞三個家庭來展現特殊時期全民的精神狀態。
這本書里,我最喜愛的就是姚家兩姐妹。
她們集中了傳統女性美好質量,作者更是通過兩姐妹的婚姻,告訴我們,幸福美滿的婚姻是什麼樣的?
俗語說的好:貧賤夫妻百事哀。
在婚姻中,沒有錢是悲哀的。
這就話放在木蘭和莫愁的婚姻上,是沒可能發生的。
姚家是北京城有名的大戶。姚老爺經營多個茶鋪和藥材鋪。
即使在革命動蕩時期,家業都未受影響。
用書上的話說:
「無論哪個時期,都是需要茶和藥的。」
木蘭結婚時的嫁妝,是七十二抬,轟動整個北京城。就連當時的牛財神都自嘆弗如,當時牛素云結婚時嫁妝是四十八抬,已經很多了。
姚老爺說,木蘭是高嫁。因為曾家是官宦世家,但是木蘭的資本也是讓曾家不敢小看的。
相比之下,莫愁就是低嫁了。
孔立夫的父親曾經也做過官,但是為官清廉。并沒有給家人積累多少財富,所以,立夫和寡母妹妹住在北京的四川會館。
母子靠著放租為生。
莫愁是一個比較實際的女子。她的嫁妝都折算成錢,合三萬塊。比起姐姐的五萬塊,是差了一點。但是姚老爺還資助立夫去日本留學,所以,兩個女兒的嫁妝是基本相當的。
這也是為什麼兩姐妹在動蕩的局勢下,婚姻生活沒有「百事哀」的重要原因。
那是不是有了錢,就一定生活幸福呢?
當然不是。
就拿素云來說吧,她嫁的是曾家二少爺(其實就是大少爺,因為大少爺已歿)。地位比木蘭要高,娘家的經濟實力也不弱。
那為什麼最后鬧得失婚收場?
關鍵在于,夫妻精神境界不匹配。
也就是三觀不合。
木蘭和蓀亞同是富裕家庭,兩人對金錢都有一種天然的清高。
他們的婚姻堪稱是神仙眷侶,令人艷羨。
這兩個人活成了大家想象中最美的狀態:
吃到一起,玩到一起,說到一起。
蓀亞叫木蘭「妙想夫人」,因為她總有許多有趣的想法,讓蓀亞佩服。
所以,兩人總有說不完的話。
尼采說過:
「婚姻生活的其余一切,都是短暫的,在一起的大部分時光,都是在對話中度過。」
他們的婚姻是安定浪漫的。
立夫雖然在經濟上,遠遠不如姚家。
但是立夫有學識,有見地。連姚老爺都對他贊不絕口。
結婚之前,木蘭就已經說過,妹妹以后會比她幸福。
莫愁并不在乎立夫有沒有錢,她看中的是立夫的人品和學識。
婚后,兩人的生活不像木蘭那樣浪漫和奇思妙想。
但是,立夫經常發現莫愁的見識要勝過他。
立夫做事比較激進,莫愁是能在他后面拉他一把,讓他不至于惹上禍患的女人。
她的婚配是完美的。
傅先生曾經用命相學解釋過:
莫愁是土命,沉穩,安靜,富足。立夫是木命,土養木。
莫愁就是以自己高超的精神智慧滋養著立夫。
他們的婚姻是圓通富足的。
既能相愛又能相守,固然是婚姻最美的狀態。
但是誰又能說,
幸福的婚姻,必須建立在先要有愛情呢?
木蘭和莫愁的兩對婚姻,準確來說,都沒有愛得歿去活來。
木蘭原先屬意的是立夫。
但是立夫晚熟,他根本不能理解木蘭含情脈脈的眼神。
木蘭得知自己要嫁給蓀亞,她沒有反抗,只是沉默不語。
她知道這是她的命。
她想到和蓀亞結婚的諸多好處。
最重要的一點是,和蓀亞混是比較容易的,因為蓀亞是個好脾氣的人。
「木蘭嫁給蓀亞,良心上是一片清白。蓀亞愛她,她知道。婚后,她會愛蓀亞,她也知道。在這種愛里,沒有魂牽夢縈,只是正常青年男女以身相許,互相敬重,做將來生活上的伴侶,只是這麼自然的情況。」
木蘭是個拎得清的女人。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關鍵是清楚到底想要什麼。得到想要的,肯定會失去另一部分。如果什麼都想要,只會什麼都得不到。」
沒有嫁給最愛的人,又怎樣?意難平,又怎樣?
事事都盡如人意,是不存在的。
婚姻是需要經營的。木蘭了解蓀亞,善于經營,所以才能長久。
在姐姐愛上立夫的同時,莫愁也愛上了立夫。
莫愁對待立夫的態度,是直接明朗的。
立夫在感情上是遲鈍的。含蓄的暗示對立夫是起不到作用的。
她會不動聲色地到孔家,幫立夫燙衣服。
相比較木蘭,顯然莫愁更了解立夫。
兩人婚后,一起去日本。
立夫覺得越來越離不開莫愁。
他常常驚嘆于莫愁的生活智慧:
「在結婚后的頭一個月,立夫發現了完全讓他吃驚的事。他以前也是和女人生活在一起,他母親,他妹妹,但是現在生平第一次看到女人的特點,為人妻者的特點。」
立夫在對塵世生活的美夢,在莫愁身上感受到了。
立夫脾氣火爆,反抗性強。
他和莫愁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必然有很多不同的生活習慣。
莫愁會讓他改,而且莫愁清醒地知道,督促他改正,用的力氣要適可而止。
不能逼上梁山。
莫愁有耐性,可以讓步。每一次讓步,立夫就知道自己輸了。
漸漸地,立夫的改變就切合自己的心意了。
所以說,愛情是婚姻的調味劑,是激情。
相伴相守,是人品,是智慧。是人生最大的福氣。
周國平說過:
「好的婚姻是人間,壞的婚姻是地獄,別想到婚姻中尋找天堂。
人終究是要生活在人間的,而人間也自有人間的樂趣,為天堂所不具有。」
木蘭和莫愁的婚姻在外人看來,是多麼的完美的。
但再好的婚姻還是會有問題。
那麼出現了問題,如何解決,就關乎到這段婚姻的質量了。
木蘭在女兒歿后,全家搬去了杭州。
在杭州,木蘭換下綾羅綢緞,也疏于打扮。
完全是一副山村老婦的裝扮。
連莫愁看到,對姐姐的轉變都不滿意。
更別說愛好女色的蓀亞了。
蓀亞后來喜歡了學畫畫的曹麗華。
這就相當于精神出ㄍㄨㄟˇ,任何一個妻子都不能容忍。
有的甚至可能會鬧成家破人亡之類的慘劇。
可是聰慧的木蘭沒有這樣做,她意識到了問題,并能站在蓀亞的角度去想問題。
她憑借自己高超的智慧,巧妙地勸退了曹麗華。
同時也收服了蓀亞。
自打這件事過后,木蘭就開始注意自己的著裝打扮,也懂得如何更關心蓀亞。
所以,婚姻中最可怕的不是出現問題,而是當問題出現時,如何解決它。
如果說,整本書里最幸運的女人是木蘭的話,那麼,最讓人喜歡的就是莫愁了。
我覺得莫愁是最有生活智慧的女人。
她知道姐姐喜歡立夫。
在立夫寫文章被抓后,木蘭反應過激而暈倒,以及后來木蘭不顧自己的清白去求司令。
莫愁心里跟明鏡似的,但是她從來都沒有說破。
老梁說:
「有修養的人在眾人面前四種情況一定是要閉嘴的:展示自我時要閉嘴;評價別人時要閉嘴;春風得意時要閉嘴;涉及隱私的時候一定要閉嘴。」
莫愁就是這樣一位有修養的人。
不會因為情緒而不管不顧地肆意宣泄。
如果莫愁是小肚雞腸斤斤計較的女人,她就不可能維系和立夫的婚姻。
正是她的隱忍冷靜,救了立夫也救了整個家。
警察來抓立夫時,要不是莫愁早就燒毀了立夫的稿子,恐怕立夫不能活著走出監獄。
在立夫被抓后,她不僅能冷靜地分析形勢和尋求幫助,還要照顧安撫婆婆的情緒。
她和木蘭一樣,在問題到來時,沒有逃避,而是想辦法解決問題。
遇事不怕事,忠于自己的選擇,是婚姻幸福的秘訣。
婚姻中最好的樣子:
有錢,夠溫飽;有情,度余生;
堅守選擇,善于經營,相濡以沫,余生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