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
明星娛樂
家庭
職場
追憶歷史
全部
    
林嘉欣:劉德華「最想娶」的女人,18歲爆紅卻「自毀前程」,45歲,她還好嗎?
2023/02/08

提到林嘉欣,可能有人不認識,但她和劉德華主演的《掃黑2》,當年可謂爆火。

她在片中飾演劉德華的妻子,雖說兩人是第一次合作,卻格外有默契。

劉德華開玩笑說:「我都想把她帶回家。」

導演也絲毫不吝嗇對她的贊美:「嘉欣是天生做演員的人,又靚又會演。」

不僅如此,她還曾兩度捧起「金馬獎」影后,擁有令人艷羨的美滿家庭和豐富生活,活得滋潤又灑脫,絕對的「人生大贏家」。

這位年過40的影后,為什麼能擁有如此耀眼的光芒呢?

01

愛玩又愛變的人,會有怎樣的人生?

1996年,林嘉欣以少女歌手出道,可惜反響普通。

為了讓她迅速走紅,公司想走捷徑,給她拍泳裝照。

但林嘉欣卻不肯:「我過不了自己這一關,又不可以推工作,當時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食肥自己。」

16歲的她用十分直率的一招,堅持了自我,但也付出被公司雪藏五年的代價。

直到23歲,林嘉欣終于得到《男人四十》拋來的橄欖枝,本色出演了那個叛逆靚麗的高中生。

人生第一部電影就讓她斬獲金像獎、金馬獎的最佳新人獎和最佳女配角,從此成為電影圈的寵兒。

按照常理,接下來她可以多接一些商業片,靠著甜美長相拍文藝片、愛情片,繼續打造女神人設,輕輕松松賺足口碑和號召力。

但林嘉欣偏不。

轉頭拍起了「自毀形象」的《怪物》,而且拍得很開心:「劇本不錯,我也想試試不一樣的事。」

林嘉欣一直不停嘗試各種題材的電影,用她的話來說,就是「這樣才能玩,才能變」。

正當大家看好她時,巔峰時期的林嘉欣卻選擇回歸家庭,當起了全職太太。

兩個女兒出生后,她便在家盡心盡力陪伴孩子長大,媒體在大街上拍到她,都是一副素人主婦的模樣,沉浸在其樂融融的家庭時光之中。

她坦承,婚姻這段親密又平靜的關系讓自己更加成長、更加成熟,她十分享受這種人生體驗。

而隨著女兒長大,在家庭生活中獲得了深度滋養的她,開始繼續自己的事業,卯足全力復出影壇。

一部《百日告別》,讓40歲的林嘉欣,再度站在了金馬獎的領獎台上。

數度哽咽之下,是她的付出與努力,也是對于人生的全新感悟,幾年的沉淀,讓她的事業迅速重回上升期。

除此之外,她對生活也充滿了熱愛,攝影、策展、旅行,一路不停探索新的世界,永遠充滿好奇。

這位影后確實「愛玩又愛變」,從不給自己設限,在事業、家庭和生活之間穿梭自如,活得自由、通透又有力量。

也正是這種特質,成就了她格外豐盛的人生。

02

擴大你的外部世界,才是變好的開始

「愛玩又愛變」的背后,其實是林嘉欣一直在不斷擴大自我邊界。

「自我邊界」是指一個人內在空間的界限,決定了心理空間的大小和人格的靈活度,影響著生命的寬度和維度。

但令人遺憾的是,很多人的自我邊界很早就僵化了。

來訪者小秋,名牌大學畢業,有著體面的工作和美滿的家庭,卻時常感到空虛和迷茫。

她說:「我的人生好像在某一刻按下了暫停鍵,就是覺得一直在重復著、單調著,沒什麼意思。」

在人生的上半場,小秋按照父母的期待,循規蹈矩地讀書、結婚、生子,幾乎圓滿地交了答卷;

但進入下半場,她突然發現沒了新的目標,生活日復一日地陷入了死循環。

小秋不甘于重復這樣的生活狀態,決定在咨詢師的幫助下,改變自己。

她先是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全面復盤,發現僵化的自我邊界一直限制著她的發展:

大學時,獲得了一次出國游學機會,但因為口語不好,害怕出丑,最終放棄;

剛參加工作時,干勁十足,很快成為業務骨干,後來便安于現狀,覺得自己能力有限,幾次婉拒重點項目,也無緣晉升;

生孩子之后,限制更多了,不打扮、不社交,主動犧牲所有的個人時間,做別人眼里的「好媽媽」。

小秋深刻地認識到,因為過于在意他人眼光,以及內心給自己設定太多界限,她的人生早已被封禁在20歲。

當你開始覺察,就是改變的第一步,想要走出來的小秋開始思考:

我是誰?我的需求是什麼?面對外界的事物,我的感受、情緒又是什麼?

帶著這幾個問題,并把關注力放回自己身上,小秋發現:

多年來,她其實一直在自己的安全區打轉。追溯根源,是她失去了對自己人生的掌控力。

小時候,每天吃什麼、穿什麼,甚至人生階段的每一步,都由父母安排;隨著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家庭后,父母開始不管她,她反而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小秋說:「我也不是沒有想要的、想做的,但一想到前面是未知的、我的父母、丈夫會怎麼看時,就會開始害怕,甚至想放棄。」

很明顯,過于在意他人眼光,又缺乏自我決定力的小秋,一直活在虛假自我之中,內在力量較弱,只能靠外界來定義自己。

「面具」戴久了想要摘下來,過程往往不太容易。

咨詢師建議小秋先練習說「不」的能力。

面對來自父母、丈夫、孩子甚至他人的要求,首先觀照自己的感受,如果覺得不適,要斬釘截鐵地說「不!」

在嘗試一段時候后,小秋明顯感覺對「做自己」這件事有力量了。

她不再糾結外界的看法,而是學會聆聽和追隨內心的聲音,判斷自己的感受,是愿意還是不愿意?是不是還有別的需求?這些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

爭取升職的機會、重拾跳舞的興趣,發展了很多新的愛好,比如閱讀、烘焙、旅行……

不斷的嘗試,讓她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潛能持續得到激發,而自我邊界也在此過程中逐漸擴展。

現在的小秋已經晉升為高級經理,同時也是一名舞蹈老師兼博主,讀完了在職心理學碩士,此刻剛剛結束了愉快的假期之旅,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向往。

03

不設限,活出更高版本的自己

生活如水,如果不能得到持續地供給,很可能會變成一潭死水。

如果你覺得生活無聊、沒有目標,很可能是你的自我邊界長期處在麻木和限定中,早早變得停滯,進入一個相對封閉的狀態。

反觀林嘉欣,會發現她給出了另一個版本的答案:即始終是開放的、向上的,充滿活力與能量。

其本質是因為她的人格健康獨立、邊界彈性飽滿,推向她成為了一位「高端人生玩家」,而地位與成功,只是這個過程中的副產品。

想要達到這樣的人生狀態,建議你培養「三個擁有」。

1:擁有清晰的自我

擁有清晰自我的表現之一,是有穩定的內在評價標準,不會輕易受到外界的干擾。

無論別人評價好與壞,都只作為參考,最終以自己內心的坐標軸來定義。

仔細回想,每一次在做抉擇的時候,你是更容易被別人的意見左右?還是更相信自己?

「若我想做,沒有人能說服我。」這句話送給你。

只有擁有清晰、真實的自我,才能觸摸到準確的自我邊界,也才有足夠的力量去堅持自我、排除干擾,實現邊界拓展。

2:擁有強大的內驅力

弗洛伊德認為,性和攻擊力是生命的兩大驅力,在升華之后,可以表現為愉悅和野心。

擁有強大驅力的人,一方面不斷汲取著來自外界的養分,充分滋養自己,享受愉悅;另一方面,不斷嘗試各種突破和挑戰,并從中釋放野心,達成征服。

二者疊加起來,就是強大的生命動能,如永動機般支持你持續拓展人生的疆域。

3:保持一顆好奇的心

好奇心代表著探索欲和求知欲,是與世界發生鏈接的關鍵。

若你能沉浸式體驗每個人生版塊,發展廣泛的興趣愛好,保持對未知事物永不停息的熱情,好奇心總能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不設限的精彩人生,需要有一顆不設限的強大內心。

當擁有清晰的自我、強大的驅動力以及永遠的好奇心,我們就會與世界發生源源不斷的能量交換。

這些能量一部分滋養了內心,一部分激發了潛能,一部分拓展了邊界,最終成就了這顆不設限的強大內心。

而人生也將變得豐盛而充盈,閃爍著持久而獨特的光芒。

鄭少秋大女兒輕生離世,做演員優雅到老,感情操作卻耐人琢磨
2023/10/03
曾和賈靜雯搭檔爆紅!54歲男星不顧反對「堅持迎娶5婚妻」 扶養「6個孩子」被前妻卷走所有財產
2023/10/03
baby觀看瘋馬秀被吐槽,回國后低調現身機場,網友:不值得
2023/10/02
爆料!肖戰走紅,動了誰的奶酪,為啥總被人亂噴?
2023/10/02
娶11個老婆不滿足!71歲伯「最小妻子還在唸書」~被起底「比嫁豪門還值得」女孩搶著嫁
2023/10/02
35歲棄影從醫!金馬影帝移民美國「樂當兩繼子爸爸」 「隱居千坪豪宅」家裡大到養馬
2023/10/02
媽媽嫁親姊夫!資深名嘴曝母「一手養大6繼子女」下場唏噓 「全是受她臨終囑託」心疼媽媽一個人
2023/10/02
沒人處理後事!鄭少秋女兒驚傳「身亡」享年55歲 父女早斷聯「走上絕路原因曝光」
2023/10/02
中秋正要烤肉!余天家「院子遭天敵闖入」嚇到躲樓上 「猛竄驚險畫面」曝光:好險沒殺了
2023/10/02
鄭少秋長女輕生,從小被母親灌輸父親不好,55年人生惹人唏噓
202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