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說:
「人生短短數十載,最要緊的是滿足自己,不是討好他人。」
這個時代,愛一個人一輩子,很難。
可是,很少有人問問自己: 你有多少愛自己呢?
無論是愛別人還是愛自己,通透的人生都是:
最好的愛情是自愛,最好的自愛是「自舍」。
最好的愛情是自愛
或許,這是個濫情的時代。尤其2022年的瓜一個接一個,更加印證了愛的稀缺性。
這個時代,不缺性,缺的是愛。
這時代,不僅僅愛情之愛稀缺,親情之愛,手足之愛,同窗之愛都是匱乏的。
細細看我們周圍,結了婚的,沒結婚的,有孩子的,沒孩子的,老人,大人,孩子好像每個人都處于缺愛的狀態。
缺愛的人,往往向外索求多,往往取悅別人多,想討人喜歡但往往最后卻落得不討人喜歡。
其實,要改變「缺愛」狀態,終須依靠自己。
最好的愛情,是愛自己。
亦舒說:
「自愛,沉穩,而后愛人。」
人生最高級的修行,從自愛開始,然后才能擁有愛人,以及熱愛生活的能力。
通透的人生,不僅愛人亦自愛。木心一生中有12年曾被關押地牢,每天吃爬滿了蒼蠅的酸饅頭和霉咸菜。
命運如此不堪,他也沒放棄過自己,他即使身陷囫圇,在牢房中,每天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凈凈。他還在紙上畫出黑白琴鍵,無聲地彈奏肖邦和莫扎特,陪自己度過一個個寂寞的夜晚。
別人被釋放時,精神頹靡,身子佝僂,唯獨他精神爍爍,走出牢房時,干凈體面得像個紳士。
他的這種自愛,特別讓人欣賞,這種自愛能解決一切羞恥和自我踐踏。這是人生的一種通透。
唯有這樣懂得自愛的人,才能達己達人,心有大愛。
亦舒說:「無論怎麼樣,一個人借故墮落總是不值得原諒的,越是沒有人愛,越要愛自己。」
自愛是一種能力,在不斷充實內心的同時,人漸漸變得富足而強大。
當你在各種關系心力憔悴,失望掙扎中,不如千百倍的去愛自己、去關注自己。
當你真正的愛自己時,會發現自己好似找回了生命的力量,讓你一切從容、淡定。
真正地愛自己,不是去犧牲掉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打拼什麼輝煌的未來。
而是在當下, 全然的接納自己,全然的愛自己,讓自己的內心充盈著喜悅,以自己喜愛的方式過一生。
最好的自愛是「自舍」
當今這個時代流行談愛,更就行說「自舍」。其實,最好的自愛就是「自舍」。
亦舒說:
「凡事要靜;靜靜地來,靜靜地去,靜靜努力,靜靜收獲,切忌喧嘩。」
在不約束的情況下,人性都是自由散漫的。
有一個朋友,每天9點睡覺。每早5點起床。
鍛煉一個多小時后,然后再把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事情梳理完。
就早睡早起這一點,相信很多人就難以如此「自舍」的堅持多年。
人到中年,依然不油膩,不慌張,不迷茫。
對于我這位粉絲朋友來說, 一個早睡,收獲的是人生健康;一個早起,收獲的是整個人生。
楊絳說:人要成長,背后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倍高于平常人。
亦舒說:
「干萬不要去聽難堪的話,不去見難堪的人。或者是做難做的事情,愛上不應愛的人。」
有時候人的困擾,常常來自于「管不住自己」:
管不住聽到「酸言酸語」后的胡思亂想;管不住自己總去搭理「讓自己難堪的人」;
管不住自己去規劃真正適合自己的人生,總是困在舒適圈做著自己并不適合的事情;
管不住自己,去愛一個根本不懂得珍惜自己,不愛自己的人。
亦舒說:
「生命從來不是公平的,得到多少,便要靠那個多少做到最好,努力的生活下去。」
凡是事有所成的人,都是對自己夠狠的人。
哪里有什麼上天的恩賜,哪里有什麼開掛的人生?所有高光的背后,都是所有咬著牙的「自舍」而已。
何必去煩惱和憂郁?把大好的時光都消耗在了「內耗」上面。
你要記住亦舒的話: 「失去的東西,其實從來未曾真正地屬于你,也不必惋惜。」
如果總是沉浸在悲傷之中,你又靠什麼去感悟幸福呢?
亦舒說: 「我提著一個袋子,邊走邊拾。一路上拾起無數我不想要的東西。當我遇到我真正想要的東西之時,裝子已經裝滿了。」
最好的自愛,還是「自舍」。
結語
哲學中說,人生三階段:外馳,內求,依他。
等到人生走到一個階段,慢慢就會懂得所有的外求,不如內求。
吸引力法則中,萬事萬物的根源,就在于自己的內心。
我們只有先做好自己,一切才會好。一切外物都是配合你的。
亦舒說:
「已去之事不可留,已逝之情不可戀,能留能戀,就沒有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