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有多殘酷?盤點部分被自然界緩慢腐蝕的戰爭遺物

戰爭從來都伴隨著死傷和毀滅,不少的城邦和國家在戰爭中崛起和消亡,與此同時戰爭也留下了它自己的歷史印記,「折戟沉沙鐵未銷」就是古人對戰場的真實寫照,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些留存在自然界的戰爭遺物。

上圖是一艘躺在阿伯拉迪灣的一艘二戰英國X級小型潛艇殘骸,阿伯拉迪海灣在英國愛丁堡以東,現在這裡是海灘遊玩勝地,潛艇在殘骸在退潮後會顯現出來,不過它已經被腐蝕得毫無修復價值。X級潛艇最出色的戰績就是襲擊德軍提爾皮茨號戰列艦,不過以上殘骸並不是在作戰中損失的,可能是1946年拖到此處用于實彈訓練而擊毀的,在擊毀前也曾用于士兵的訓練,也是戰鬥序列的一員。

上圖是一處秘密軍事基地的遺物,它是俄羅斯科學家在北極地區發現的,其中發現不少的檔,揭示了一些基地的資訊,它建于1942年,1944年棄之不用。當年德國人在北極附近建立了不少秘密基地,通常認為是獲取氣象資料,幫助德軍元帥們掌握「天時」。圖中類似于炮彈外表的東西可能是一種補給裝備,食物、衣物等可以放在裡面通過飛機空投的方式交到基地成員手中。

熟悉二戰歷史的朋友可能對上圖這件裝備不陌生,它被稱為Schwellenpflug,它是二戰德軍使用的特殊裝備,用于在撤退的時候破壞鐵路設備,那巨大的金屬鉤子可以破壞枕木,讓鐵軌脫離原位。

上圖這輛被鐵銹覆蓋的裝甲武器是一輛二戰德國生產的三號突擊炮,安裝了長身管的75毫米炮。不過圖中這輛「三突子」是在1967年被擊毀于戈蘭高地的敘利亞裝備,該國當時裝備了不少二戰的老舊裝備。

上圖這輛雷諾FT-17輕型坦克歷史有點復雜,它原本是一戰法國研製的坦克,一戰後持續生產了較長的時間,也是一代經典坦克,不過圖中它被安裝在挪威某海岸邊,並漆上德軍的標誌,看樣子可能是二戰德軍弄到這裡充當海岸裝甲炮臺的。

一架墜毀在北非沙漠中的P-40戰鬥機,該機原本是1942年6月進行轉場維修的,後來失蹤,直到2012年被石油工人發現,因為沙漠獨有的自然環境,這架戰機的保存情況還比較好,但沒有發現負責駕駛的飛行員遺骸。

這是一艘名為「Mars」的風帆戰艦殘骸,位于波羅的海水下,它是當時少有的大型船隻,安裝了多達107門火炮,不過名氣越大拉的仇恨也越多,它在沉沒前曾與另外3艘戰艦交戰,算是被「群毆」了。

這個隱蔽的出入口是一個位于黑山博卡科托爾斯卡灣的秘密潛艇基地,目前已經廢棄,從它的大小來看只能通過排水量不大的常規動力潛艇或者小型巡邏艇等艦船。

這張拍攝手法比較獨特的照片展現的是一輛二戰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殘骸,位置在塞班島某水域,很顯然這輛坦克在搶灘登陸作戰的時候失敗了,不過厚實的裝甲足以支持它經受海水侵蝕很多年。

這個顯得有點詩意的環境裡安靜地躺著一艘運輸船,它是二戰日軍運輸士兵和物資的船,當時日軍攻佔了美國基斯卡島這個非戰略要地,並在這裡駐守,美軍則派出轟炸機轟炸他們,照片中這艘運輸船就是被損毀的船隻之一。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