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來聽風,雨來聽雨,人生百味,隨意就好。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這句話出自楊絳先生所翻譯的英國詩人瓦特·蘭德(Walter Savage Landor)的一首小詩,這首詩也被楊絳鐘愛了很多年。
不爭,是一個人的修養,也是一個人最大的智慧。漫漫人生,有些人特別喜歡爭來爭去,什麼事都喜歡爭個你高我低,總是喜歡「贏」。
老子說:「天下之道,不爭而善勝。」
人的欲望和貪心,是沒有止境的。喜歡爭強好勝的人,和外人爭的大多是名和利,殊不知,名利是身外之物,爭贏了,卻失了大局。和親人爭的大多是對錯,殊不知,親人之間爭的是理,輸的卻是情,爭贏了,得不償失。和朋友爭的大多是得失,殊不知,朋友之間千金易得,知己難求,爭贏了,卻失去錚錚好友,太可惜。
不爭,不是「躺平」,而是不去爭無謂的名與利,內心淡泊,方顯格局。
「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人生怎麼會永遠風和日麗呢?
順心順意的時候,一切看起來都溫暖如昔,跌入低谷的時候,就能識別身邊的人心。所謂,人走茶涼,是人性中最殘酷的一面之一。
總有一些勢利的人,在你輝煌的時候對你唯命是從,在你失利的時候對你不屑一顧,甚至落井下石。總有一些勢力的親戚,在你混得不好的時候,家里窮的時候,不肯登門,甚至嘲笑譏諷。當你打了漂亮的翻身仗,有錢甚至有權的時候,又舔著臉登門拜訪,嘴巴又像抹了蜜糖一樣。
老話這樣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誰也不要笑話誰,世事起伏無常,誰都不會一帆風順,誰都不會永居低谷。
「上蒼不會讓所有的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愿以償。」
命運是公平的。不會讓一個人十全十美。
知足常樂是一個人經歷歲月的沉淀之后,得到的大智慧。
誠如楊絳先生所言,擁有愛情,不一定同時擁有很多的金錢,這是遺憾,還是幸運?對于知足的人來說,何其之幸?畢竟這世間的真愛已經太稀有了。擁有金錢的人真的快樂嗎?未必。對于知足的人來說,錢夠花已經很快樂了。
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
活到一定歲數才明白,年輕時拼死拼活地去爭,去搏,去頭破血流地獲得,到頭來自己當你需求也不過就這麼一點。
五十歲以后,人生過半,知足,方能自在。
「最高級的懲罰就是沉默,最矜持的報復就是無視。少在爛事上糾纏,少為不值得的人生氣,讓自已活得高貴一點。
學會放下,才能更好地前行。這個世界看似紛繁復雜,其實本質,卻還是你一個人的世界。」
學會放下,是一生的必修課。
得意的時候,需要放下,放下驕傲和虛榮,才能有更多的收獲。
執著的時候,需要放下,不要鉆牛角尖,才能得到從容的答案。
得不到的時候,需要放下,感情是雙向奔赴,一個人的單戀,只會無疾而終。
不要和爛人爛事糾纏,無視就是最好的處理方式。這世間什麼人什麼事都有,遇到爛人爛事,不去計較,才是智慧。
畢竟,狗咬了人一口,人總不能也去咬狗一口。
余生很貴,沒必要和無聊的人和事較勁,高貴地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生活是晨起幕落,日子是柴米油鹽。
平淡地過著簡單地活著,不喜歡給別人添麻煩,也不給自己找麻煩,風來聽風,雨來聽雨,人生百味,隨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