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五十歲,人生這趟沒有回程票的旅程就已經過半。
前半生或許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過,后半生是時候好好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了。
人到五十歲,孩子應該已經成年。但是,許多父母還是不肯放手,覺得孩子還不成熟,還有很多地方需要他們去指點,幫助。
過多干涉子女的生活,以為自己能出很多力,能讓孩子們的生活更輕松。卻不曾想到,參與到子女的生活中去,發現自己活得會比以前更累。
人生路上,父母與子女的緣分,也不過匆匆忙忙幾十年。
《我的青春誰作主》中,有句臺詞是這樣的:「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人活一輩子,終其一生,其實就是為自己而活。只有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人老了,學會放手,不要再為子女而活。
人過五十歲,不管多有錢,請馬上停止對子女做「三事」。
在人生的晚年階段,不管有多閑,請讓子女學會承擔家務的瑣碎,學會生活,而不是一味地對家務大包大攬。
《雙面膠》里的婆婆,到兒子李亞平和兒媳胡麗娟的家里生活,她給自己的定位是「廚子」和「保姆」。她把家里所有的臟活累活都攬下來。
同時,她也用這種生活方式去要求兒媳胡麗娟,希望她能勤儉持家,照顧好老公,成為一個賢良淑德的女人。
她沒有來到兒子的家里之前,小夫妻兩個的感情非常好。
但是,當她在兒子家里,包攬了所有的家務之后,反而讓夫妻兩個人的矛盾越來越大。
而且,還導致李亞平對胡麗娟的愛越來越少,要求越來越多,夫妻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不斷擴大。
做父母的,不要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標準去要求孩子們。
人到五十歲后,不要包攬兒女的家務,不要代替他們去管理一個家庭。學會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生活,建立屬于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
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態度和理念,人老了,學會放手讓他們去體會,去折騰,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人生路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人到五十歲,別代替兒女去教育他們的孩子。
學會放手,別過度教育孫輩,讓子女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學會經營親子關系。畢竟,人生路上,每個年齡階段,都要學會成長。
《安家》中的宮蓓蓓,有一次回家看到公公婆婆兩個人一邊哄著孩子吃飯,一邊拿著平板電腦給孩子看動畫片。
她阻止公婆的這種習慣,將平板給搶過來,讓孩子好好吃飯。
卻沒想到,孩子哭聲響起,公公婆婆都不樂意了,婆婆更是說:「我喂孩子吃飯好好的,你一來,就雞飛狗跳的」。
宮蓓蓓很生氣,可是老公和公婆全家人都針對她,覺得就是她不對。讓她覺得很委屈,卻又無能為力。
在小兩口的婚姻中,如果來自老人的壓力過多,很有可能影響到夫妻相處的舒適度。
很多老人,每天的時間排得滿滿的,要接送孫子孫女上各種的輔導班,還要對他們的行為習慣進行約束。
總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可是在兒子兒媳面前,他們怎麼做都達不到他們的期望值,百般地不滿意,真是費力不討好。
其實,對于孫子輩的教育問題,就應該讓兒子兒媳去承擔起責任。人老了,對于孫輩的教育,學會不插手,交給兒女去承擔,才是聰明的做法。
人生路上,錢能解決很多問題。
所以,在遇到事情時,很多人都會用錢去解決問題。尤其是,當子女遇到困難時,父母總是慷慨解囊,將自己的積蓄花在子女身上。
人過五十歲,不管你多有錢,請不要用錢去幫子女解決問題。而是,讓自己獨自面對問題,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困難與挫折。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需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與智慧。如此,才能在往后余生,更好地生活。
王爾德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曾經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發現確實如此。」
人老了,學會守住自己的錢,不要做孩子的「提款機」,杜絕孩子有不勞而獲的想法。
即便子女想找父母借錢,那麼借給孩子的金額也應該在老兩口能承擔的范圍之內,數額不宜過大。
而且,最好讓子女「有借有還」,不要有「父母的就是我的」這樣的思想。
雖然,父母總是不想和子女們把賬算得清清楚楚,但是,在你年邁時,你必須讓子女學會獨立。
同時,讓他們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
人老了,與子女相處,請學會放手,鼓勵他們成長,讓他們活得更加獨立。
席慕容在《成長的痕跡》中寫道:「人的一生應該為自己而活,應該喜歡自己,也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看我,或者別人怎麼想我。其實,別人如何衡量你,也全在于你自己如何衡量自己。」
人生過半,不要再為了誰而付出全部,更不要太在乎別人過得好不好。哪怕是自己的子女,也要學著放手,子女必須學會自己面對自己的生活。
更不要承擔起教育孫輩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想和教育方式,讓子女用更加科學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承擔起他們應該承擔的責任。
也不要把積蓄都花在子女身上,讓他們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
人老了,讓孩子們有屬于他們的生活,可以適當幫忙,享受一下子孫滿堂的樂趣。但是不要喧賓奪主,不要代替他們做決定。
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舞臺,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好好過好自己的人生,就是一種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