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爆發後不久,瑞典開始研髮卡爾.古斯塔夫M/42無後坐力反坦克槍,該槍將大衛斯無後座力炮原理與常規定裝彈藥槍支相結合,在1942年研製成功,不過該槍只進行了少量裝備。
M/42的造型類似于一門肩扛發射的無後坐力炮,它發射新研製的20×180毫米有底緣彈藥,彈種有AP彈和HE彈,它的常規穿甲彈重量在130~150克,帶有示蹤劑的穿甲彈重量為108克,相比于二戰時期其他如7.92毫米口徑的反坦克槍而言更重的彈頭打擊效果也要更好一些,不過因為口徑的劃分標準,將M/42稱為「炮」也同樣可以。
M/42與無後坐力炮一樣採用尾部單發裝填的方式,充當閉鎖結構的尾噴口沿縱軸線向上方右側旋轉打開,槍管長度1114毫米,沒有槍口制退器,槍管下方安裝有肩托、握把、扳機結構、可拆卸腳架、瞄準鏡底座,槍管上方重心位置有方便行軍的提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