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羅馬尼亞試圖通過自己的力量強大海軍,因此打算自行設計建造排水量較大的軍艦,這便有了後來的馬拉塞斯蒂號戰艦,這是一艘性能很差但故事很有意思的艦船,曾擔任海軍旗艦。
海軍希望這艘國產戰艦足夠強大,它是巡洋艦和直升機母艦的結合,大概跟同時期的蘇軍莫斯科級差不多,不過這個想法完全超出了實際情況,羅馬尼亞根本沒有設計建造如此大型戰艦的經驗和技術基礎,最終造出的戰艦性能平平。
馬拉塞斯蒂號在1978年鋪設龍骨,1982年下水,它一開始被指定為輕型巡洋艦,它的體格倒也適合這個標準,它艦長144.6米,最寬處14.8米,標準排水量4754噸,滿載排水量5790噸,動力為4台柴油發動機,單台輸出8000馬力,採用4螺旋槳驅動,戰艦能達到27節最大航速,每台發動機都是獨立工作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