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不喜歡小戶型、「蝸居式」的家呢?如今很多大城市里的年輕人,都會選擇買一個負擔相對較小的小戶型,通過精致些的裝修,提升家的舒適度,今兒要說的這對夫妻便是如此。
這對90后的夫婦,在今年年初時買下了這個僅有28㎡的小房子,剛買下它時,家中空間狹窄、裝修老舊,但經過三個月的裝修,它終于變成了一個溫馨舒適的小家。
▲裝修后的蝸居
這對夫妻的小家是什麼樣子的?有哪些細節和布置上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裝修前后又有何區別呢?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吧~
蝸居改造前后的戶型圖
先簡單說說蝸居改造前后的戶型對比。
▲蝸居改造前
這間蝸居,改造前后的格局變動其實還挺多的。
首先,改變最大的地方是家里的廚房,由原來的封閉式改成了現在的開放式設計,與客廳/臥室相互連接,變成一個更加開放、寬敞的空間。
其次,原本家中的客廳臥室,是一個未曾規劃的區域,沙發和單人床就放在這里,而在改造過后,「臥室」進一步融入客廳中,做成墨菲床,旁邊也加入整體衣柜填補冗余空間。 最后,家里的開放陽台、小衛生間區域雖然具體格局并未改變,但經過翻新后,比起以前也顯得清新干凈許多。
推開門進入家中的小玄關
推開門,進入家中的窄小玄關,右手邊是一組整體柜。
▲窄小的玄關柜
玄關柜利用門旁冗余空間打造,做成了通頂式的設計,通過上下兩扇柜門,將衣物、鞋子以及雨傘等物品隱藏收納起來,不會讓小玄關顯得雜亂。
再往里走,正對客廳的墻面上,安裝了折疊式的換鞋凳,以及高處三個圓形的掛鉤,既起到了裝飾和點綴的作用,又節省了室內空間,可謂一舉兩得。
改造前后的客廳/臥室區域
客廳/臥室改造前后,差別還是蠻大的。
▲改造前的客廳臥室區域
客廳/臥室區域改造前,空間完全沒有細節布置,只是將沙發面朝陽台擺放,并用屏風簡單隔斷出幾個收納區,再加上家中家具也很是老舊,故而顯得擁擠又雜亂。
而在改造過后,這一整面墻嵌入了兩組柜子,左側是家里的通頂式大衣柜,充分利用縱向空間;右側則是沙發柜和背景墻柜,既安裝了雙人位沙發,又隱藏了一張「墨菲床」。
平日里,將墊腳蹬放在雙人位沙發前面,變成夫妻倆舒適的休息區,由于緊靠著陽台的落地推拉門,光線非常不錯,所以這里也是夫妻倆平日里看書、玩手機的最佳區域。
而將沙發墊和靠背收入一旁柜子中專門留出的窄格后,沙發隨即變成了一個地台支架,有點兒像是榻榻米的感覺。
▲沙發背景墻隱藏的墨菲床
原來,沙發背景墻后面隱藏了墨菲床,將面板拉下,架在沙發底架和墊腳蹬上,客廳區域隨即變成了夫妻倆的臥室,雙人床雖然不算太過寬敞,但睡下兩人還是沒問題的。
雖然我個人不是很推薦家里有很多變形家具,但也不得不說,這種一物多用的家具,確實也是小戶型充分利用空間的最佳選擇之一。
臥室床周圍的巧妙設計
臥室床周圍,也有一些巧妙的細節設計。
大家如果仔細看,床兩側是刻意留出了空余的,而不是直接填滿柜子兩側,左側是為展開墨菲床所留的站立的地台空間,右側則留出了一個折疊式的床頭柜,組合在柜內。
通過特制的開合式柜格,將柜門板翻下變成床頭柜,內部可以收納幾本書,同時還隱藏了一個插座充電區。
▲柜子旁邊也有個小開口
旁邊的柜子側面,也有一個半圓形的小開口,里面既有置物區,又有兩組插座,可以給手機、PAD等設備充電。
插座上面,是控制柜門側邊壁燈的開關,晚上打開這盞小燈,就能靠在床頭看看書什麼的,光線設計還是蠻貼心的。
旁邊衣柜的深度其實還蠻深的,最外面一層是掛置區域,可以掛夫妻倆平日里常穿常換的衣服,里面的一些收納格,則用來收納不常用的換季衣物,掛滿衣服后,也能起到一個遮擋作用。
廚房區域改造前后對比
廚房區域,改造前后的差別同樣很大。
▲改造前廚房是封閉式的
小家進行翻新改造前,廚房是一間封閉式的屋子,這對小夫妻覺得,雖然廚房的空間面積不算小,但變成封閉式的總覺得有些憋屈,不如直接和客廳臥室打通,做成全開放的格局,看起來也讓家里的空間更顯寬敞些。
▲改造過后的開放式廚房
改造過后,開放式廚房用一個超大的L形台面,簡單分隔客廳空間,并將廚房變成了U形格局,原本的灶台區做了一整組的收納柜,而灶台則移動到面對窗戶的位置。
將這組收納柜的柜門全部打開后,可以看到里面非常豐富的收納空間,各種食材、餐具、調味品隱藏收入其中,不會讓廚房變得雜亂。
最有趣的是這個上下推拉的隔板,輕輕往上推就能卡住,露出內部的收納區,真的很節省空間。
▲吧台下方是家中的收納柜
廚房吧台不僅起到了隔斷客廳和廚房空間的作用,同時也是家里的生活雜物收納柜,包括夫妻倆經常看的一些書在內,一些小件的家居雜物,全部都會收納在這里面。
吧台盡頭的兩把餐椅,加上一個小桌面就是家中的小餐廳,做完飯后,無論是端盤上菜還是飯后收拾餐桌,也都非常方便。
▲底部櫥柜的收納
底部櫥柜也分隔出了各個區域,夫妻倆說,既然要讓廚房做成開放式的格局,就要考慮到開放后的雜亂問題,所以多做柜子,能盡可能將這些凌亂的餐具廚具隱藏起來,讓台面保持凈空,家中看著更加整潔一些。
窄小的衛生間
最后,來聊聊家里窄小的衛生間。
▲進門右手邊的衛生間
衛生間位于一進家門右手邊的位置,推開小門后,里面是一個窄長的空間,但這個衛生間的優點是——它是一間明衛,再加上燈帶輔助照明,空間雖小,采光很好。
格局并沒有做成嚴格的干濕分區,而是通過洗手台、馬桶、浴室的這樣的格局進行分配,用浴簾進行簡單分隔。
▲地面的水磨石
地面上的水磨石地板、金銅色的花灑和潔具,都體現衛生間內輕奢、精致的風格特點,雖然是個非常狹小的空間,也不會讓人覺得簡陋無趣。
當然啦,衛生間內的收納空間也非常豐富,洗手池的鏡柜、底柜、抽屜,都能收納夫妻倆的清潔和洗漱用品,不會讓衛生間變得雜亂。
文末總結
到這里,這對90后小夫妻的家我們也就看完了,是不是覺得比想象中要好?
總而言之,這對小夫妻的家空間確實很逼仄,但通過全開放式的設計,卻打造出了一個兩人居住的超舒適的小家。
最關鍵的是,家中收納空間和生活格局分配做得也很不錯,我個人來說還是蠻喜歡這個家的,大家覺得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