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一戰中的俄國:累計兵力1580萬,識字兒當炮兵,不識字當「炮灰」
2021/12/19

一戰中的俄國和二戰中的前蘇聯都是歐洲最為強大的軍事力量之一,不過俄國在一戰後期退出了一戰,同時,俄軍傷亡比較大,那麼一戰時期的俄國軍力具體有多大規模,軍工能力又是什麼水準呢?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一戰中的俄國軍隊:累計1580萬軍力,識字就能當炮兵

一戰和二戰中有許多相似之處,一戰和二戰中的德軍在後期都面臨著兵員枯竭的問題,而一戰中的俄國和二戰中的蘇聯在這一方面的壓力則要小很多,這也是限制各國軍力一個重要因素:人口,根據1900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大清帝國以4.15億人口排名第一位,一般認為,此時的俄國和清朝是當時僅有的兩個人口過億的國家(因為印度在1900年時人口雖有3.3億,但是此時還是英屬殖民地),1917年時俄國總人口為1.7億,比德國和奧匈帝國的人口加起來還要多。

ADVERTISEMENT

在一戰前,俄國擁有142萬的常備軍,當時德國預計如果戰爭開打,俄軍將可以迅速擴增到500萬以上,實際上,俄軍在參加一戰的過程中累計動員的總軍力達到了1580萬,俄軍共造成了600多萬同盟國士兵的損失,不過,在俄軍的損失也很高,總計有225萬4400人陣亡,374萬9000人受傷,另有334萬3900人被俘。

此時俄軍還有一個特點: 識字就能當炮兵,不識字的就去當「炮灰」。在1721年,俄國彼得一世贏得了同瑞典王國進行的「大北方戰爭」後,獲得了「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俄國才成為真正的帝國,開始逐漸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到1755年建立莫斯科大學才成為俄國最早的高校,教育方面發展相對較慢,這也反映了一戰前的俄軍士兵的教育水準。

在一戰時的俄軍中,不僅基層軍官十分的缺乏,士兵中農民的比例非常高,大多數人都沒有接受過教育導致俄軍中的文盲率很高,因此,一般識字兒的人就會被送去炮兵部隊,或者是在步兵部隊擔任文職工作,而不識字的則留下當步兵們做「炮灰」。

一戰中的俄國軍工:一個營就一挺機槍,步槍產量僅能滿足需求的55%

在一戰前,俄國的發展較快,鋼鐵的年產量從1861年的32萬噸增長到了1913年的491萬噸,糧食產量為8700萬噸,鐵路里程達到7萬公里,僅次于排名第一的美國, 1913年時,是世界鐵路五強之一(5國鐵路總長度占世界鐵路總長的80%), 1914年時,俄國國民收入排名世界第四位(美國137億美元,德國120億美元,英國110億美元,俄國70億美元,法國60億美元)。

ADVERTISEMENT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俄國經濟發展很不平衡,相比較于其他強國,一戰前俄國國民收入的50%來自農業,出口總收入的50%也都來自糧食出口,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而在加工業方面,俄國加工業的總產值只占當時世界總量的5.5%,1917年時,戰爭就直接消耗掉了德國71%的工業產值。

雖然鐵路總里程很長,但是相比較于俄國巨大的國土面積,覆蓋率明顯不足,在鐵路網密度方面,1913年,美國每100公里的鐵路長度為1.4公里,歐洲為8公里,俄國只有0.3公里,這造成了嚴重的鐵路運輸能力不足,在一戰的過程中,俄軍的戰鬥力就直接受到了彈藥等物資運輸不及時的限制。

1914年時,俄軍平均一個步兵營僅有一挺機槍,全部俄軍有4990挺機槍,此時的各國軍隊都並不算總是機槍的應用,這與歐洲其他國家雖然差距不算大,不過在一戰爆發後,俄國軍工生產能力不足的問題開始顯現,動員擴編後的俄軍,立刻面臨了40萬支步槍的絕大缺口,即便是到了

1916年時,俄國平均每月生產11萬支步槍,但實際仍然只達到實際需求量的55%,每月20萬產量的目標,直到俄國退出一戰,都沒能實現。

來自俊赫君的胡說:俄國彼得大帝和康熙其實是「同齡人」

在一戰中,俄國軍隊損失慘重,最終導致俄羅斯帝國由內部消亡,退出一戰,也沒能得到一戰中更多的勝利果實,不過新生的蘇聯同樣做到了迅速崛起,一戰中俄軍表現不算理想,這與俄國在資本工業化過程中改革不徹底有很大的關係。

而俄國的近代改革則源于「彼得大帝」彼得一世,實際上俄國彼得大帝(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和清聖祖康熙(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是「同齡人」,而在年齡上來說,華盛頓(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則算是他們的「後輩」。

還有服裝焦慮,因為穿的少,還容易出汗,清涼舒服即可
2024/04/24
曾經得過金鐘獎!20歲女星「擺地攤賣二手衣」都沒人認出 強忍寒天「一天僅賺1068元」
2024/01/15

ADVERTISEMENT

兒子罰寫課文10遍!媽媽求情老師「遭冷言回絕妳奈我何?」 網一看全讚「遇到好老師」對話紀錄曝光
2024/01/15
中國月賺2億!寇乃馨返台「接不到尾牙」收入慘掛零 「急向廠商喊話」背後殘酷真相曝光
2024/01/15
豐田倒三輪電車上市,續航50公裏,能遮風避雨售價約五萬台幣,再也不怕堵車
2024/01/15
公司吃尾牙!第一道菜「超壯觀鈔票磚」每人拿一疊 她拿近「看完當場翻臉」:害我差點辭職
2024/01/15
謝霆鋒驚爆罹癌!經紀人證實「黑色腫塊擴大」緊急手術 第一時間「打給張柏芝」她的回應讓全場傻眼
2024/01/15
今投票日!本土劇一姐「嗨比神秘手勢」掀爭議 「恐遭罰逾10萬」經紀人緊急回應
2024/01/15
新年剛過13天!大咖男神娶「台灣千金7年」突清空貼文 「400萬社群留一句話」網全錯愕
2024/01/15
張小燕投完票首發聲「釣出整排藍勾勾」 「短短幾句話」擁上萬人支持
2024/01/15
她是向華強都不敢惹的人,身價上百億,卻獨寵男友16年
2024/01/15
港圈第一好身材!被譽為香港四大尤物之首,如今老到無人認出
2024/01/15
21歲隱退、60歲活成人生贏家:我失去事業,變醜變胖,又怎樣?
2024/01/15
最偉大的孝順,父逝母改嫁,台中10歲孤女頂著烈日搬磚,只為養活阿公阿嬤,讓人看了好心酸
2024/01/15
從不鬧緋聞,台視小生清白闖蕩演藝圈下戲急走陪水某,早早隱退怕老了沒人要,新身分曝光
2024/01/15
合體前妻零心結!胡瓜難得高歌「獻唱30年前情歌」秀秀微笑喊帥 「私下相處畫面曝光」網狂讚:最佳失婚典范
2024/01/14
沒有獎可抽!公司「臨時取消尾牙」員工哭哭 老闆霸氣祭出「超狂福利補償」網讚翻:比吃還實際
2024/01/14
30年來首談女兒!詹雅雯淚崩喊「還要多久才能抱到妳」 遺憾「無法親自送別」:我等妳回來
2024/01/14
男子花25000元買一隻86斤酒店待烹飪大鱉,放生時大鱉頭部的一個舉動,讓岸上人驚慌失措
2024/01/14
驚傳中風送醫!53歲本土女星「急開腦搶救」醫搖頭嘆「她要走了」苦勸家屬:要有心理準備
202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