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時德國軍隊是最早大規模使用手榴彈的軍隊之一,他們的長柄手榴彈非常成功,這種形制在二戰時仍然大量使用,不過一戰時的德國就已經在手榴彈研製上花費大力氣,例如圓球形、卵形手榴彈均有生產使用,其中外形最特別的當屬餅形手榴彈,很多文章都將其稱為烏龜手榴彈。
餅形手榴彈有兩個型號:1913型和1915型,前者在一戰前研製,當時德國軍隊對手榴彈的重視程度還不是特別高,生產數量不多,軍隊在一戰爆發後開始對餅形手榴彈感興趣,這才繼續發展出1915型。
1913型的尺寸不是很大,圓餅狀的彈體直徑80毫米,它有兩半鑄鐵的殼體扣合而成,周邊有8個小孔用于螺釘固定,彈殼厚約5毫米,表面光滑並漆成黑色,裡面有預製破片紋路,爆炸的時候碎裂增加殺傷能力。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